勵躍:移動支付易形成壟斷 監管應引導公平競爭
2013年9月5日,2013中國國際金融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同時,第十四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于5日-6日召開,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勵躍在演講中表示,人民銀行在推動移動支付發展方面有五點政策考慮:一是推動形成節約社會成本的標準,二是根據市場特點,推動不同的移動支付發展模式。三是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四是高度重視業務安全問題,五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監管合作。
針對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她指出,由于規模經濟和網絡經濟的存在,移動支付容易形成壟斷態勢。監管部門應該通過政策引導,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一是要適當降低移動支付服務市場的準入門檻,允許多方參與主體提供支付服務。二是要確保移動支付提供者在公平的基礎上使用手機承載信道,通常通信基礎設施的價格和使用權控制在網絡運營商手中,人人都能以合理價格獲得移動網絡運營商的信道是確保移動支付公平競爭的重要前提。三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保持對各支付服務提供者和各種電子支付業務有同樣的監管原則。

附嘉賓發言實錄:
勵躍:各位嘉賓,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次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并就移動支付的相關問題和各位同仁探討。近年來,移動支付在提高零售支付效率,推動完善金融普惠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為支付服務市場中最具創新動力和發展潛力的領域。今天我想從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國外的發展經驗和央行促進移動支付發展的政策考慮幾個方面談點想法。
先談談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通常我們所說的移動支付是指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發起支付指令,轉移貨幣資金的支付業務。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MSC(音譯)技術的快速發展,支付終端的不斷豐富,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業務規??焖僭鲩L。2012年我國銀行機構、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26.48億筆,金額近2.5萬億元。其中銀行機構處理的移動支付業務筆數和金額比前一年同期分別增長116%和132%。今年上半年僅銀行機構發展的移動支付客戶就超過3億戶,處理業務1.7億筆,金額3.17萬億元。整體來看,我國移動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行業跨度大,產業鏈條長,支付服務主體多元化發展。與傳統的支付方式相比,移動支付業務涉及移動網絡運營商、金融機構、移動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支付機構和銀行機構等眾多主體,行業跨度大,產業鏈條長是它的顯著特點。近年來,各參與主體不斷加大對移動支付業務的整體投入,積極進行技術形態、業務流程和商業模式的探索與創新。從支付服務提供主體來看,國內大中型商業銀行陸續推出手機銀行、短信銀行、手機支付等多種移動金融服務。城市商業銀行也紛紛啟動了移動支付項目建設。此外,包括三大網絡運營商在內的37家支付機構也取得了移動電話支付業務許可,移動支付業務服務的提供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二是業務實現方式和產品方位不斷豐富,移動支付業務實現的方式不斷豐富,借助短信、移動互聯網、MSC、條形碼和二維碼等多種方式,移動支付將傳統零售支付的交易環境朝著便利化方向不斷推進,逐步體現出隨時、隨地、隨身的特點。從處理方式看,上述實踐方式仍舊為近場支付,遠程支付或者近場支付與遠程支付的結合。此外,移動支付的產品范圍也不再局限于傳統消費領域,查詢、轉帳、投資理財等諸多業務都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完成。 MSC設備甚至可以實現票務、優惠券、登機牌和廣告、媒介等多種功能。
三是合作供應的模式開始出現,移動運營商、銀行機構、支付機構,各自突圍封閉發展的現象,兩兩合作,多方合作的合作共贏機制正在逐步建立。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率先研發成功可取代銀行看的手機,中國聯通聯合中國銀聯推出MSC手機,并與招商銀行合作推出了聯通招行手機錢包的信用卡手機支付產品。
再談談移動支付的國際經驗。不僅在中國移動支付在全球范圍內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全球有74個國家目前擁有某種形式的移動支付項目,其中不乏成熟案例。在遠程支付方面,以肯尼亞、南非為代表的國家的移動支付發展獲得了巨大成功,移動支付業務對傳統金融服務的補充甚至替代作用明顯。以肯尼亞為例,其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通過手機錢包為手機支付用戶提供基于短信的遠程轉帳匯款和基于ATM代理服務點的手機取現服務。到2012年末,肯尼亞移動支付客戶數量接近1500萬,超過它人口的1/3。
在近場支付方面,MSC非接觸式支付方式,再包括日韓在內的18個亞太國家受到普遍歡迎,早在2004年日本國內最大的手機運營商MTT和DOCOMO就開始推廣非接觸式的IC芯片的設備,IC芯片使日本的移動設備實現了手機錢包的功能,目前移動支付在日本普及率高達55%,韓國的移動支付業務由商業銀行、移動運營商雙方合作經營,所有的零售銀行都提供移動銀行服務,主要移動運營商都配合銀行提供具有信用卡和特定標準預付費功能的智能卡手機。目前,約90%的韓國手機用戶習慣用手機消費付款。
綜合來看,移動支付在全世界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有兩大驅動因素。一是對金融普惠的需求,推動沒有銀行服務的個人或者基本的金融服務,比如肯尼亞MCASA。二是對便利性的需求,推動更成熟的消費者轉向移動渠道,實現更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比如移動支付在日本和韓國的普及。從更廣泛的國際社會來看,國際清算銀行支付結算體系委員會CPSS早在2006年國家支付體系發展中就明確指出支付改革和創新要以全國支付系統中所有用戶的需求和經濟承載能力為根本,要不斷增強零售支付服務的可用性,擴展完善零售支付基礎設施,使得客戶、企業和政府能夠享受到安全、有效的非現金支付服務,并且享有更多的選擇,這也是我們在發展移動支付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的重要因素。
最后,談談對促進移動支付發展的政策考慮。雖然移動支付目前在我國尚處在發展的探索與成長階段,但是在未來幾年,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具有非常樂觀的發展預期,據有關部門統計和預測,我國移動電話的滲透率較高,2010年移動用戶已經7.5億,2012年我國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總計2.58億部,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到2015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與其達到5000億,活躍用戶將達到4.4億。與此同時,在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等各方的積極推動下,全國范圍內已經完成近133萬臺非接觸式POS終端的改造。智能終端的普及和受理環境的改進將為移動支付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將快速步入爆發增長期。
為確保貨幣轉移機制安全高效,人民銀行密切關注、跟蹤和研究移動支付服務市場的最新發展和趨勢,積極應對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人民銀行在推動移動支付發展方面有以下幾點政策考慮:
一是推動形成節約社會成本的標準,移動支付涉及的參與者、參與主體眾多,在自然競爭的條件下很難平衡各主體利益,各主體都希望獲得更多的資源,掌握行業發展的主導權。以手機錢包為例,各機構獨立發行的應用程序和帳戶具有排他性,最終可能把對客戶和市場的競爭變成了對移動介質的控制權,偏離了市場競爭的方向。這就不僅制約了手機錢包的發展,還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诖耍嗣胥y行去年發布了《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13.56兆赫茲應更具兼容性,聯保通用性而成為進場支付的推薦標準。接下來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建設移動支付服務功能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不同服務主體的互聯互通,實現資源整合和合作共贏。
二是根據市場特點,推動不同的移動支付發展模式。我國幅員遼闊,大量農村人口難以獲得傳統的銀行服務,而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廣大的城市人口又具有對更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的需求,移動支付市場呈現典型的城鄉二元結構。針對這種情況,2012年人民銀行在20個省市組織開展農村地區手機支付試點工作,2013年上半年,農村地區手機支付試點單位共拓展手機支付用戶462萬戶,發展代理服務的點1.4萬個,試點用戶通過手機支付辦理帳戶查詢,轉帳匯款,普通消費,稅費繳納,小額取現等各類業務3350萬億,金額450億元,初步滿足了金融普惠需求的探索。
從南非的經驗來看,農村接受手機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要比接受信用卡更容易一些,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推動農村地區手機支付試點工作,充分發揮移動支付創新對實現金融普惠的積極作用,并與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為契機,結合金融IC卡應用推廣工作,在重點城市開展多樣化的移動支付業務探索,實現農村、城市移動支付業務同步發展。
三是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由于規模經濟和網絡經濟的存在,移動支付容易形成壟斷態勢。監管部門應該通過政策引導,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一是要適當降低移動支付服務市場的準入門檻,允許多方參與主體提供支付服務。二是要確保移動支付提供者在公平的基礎上使用手機承載信道,通常通信基礎設施的價格和使用權控制在網絡運營商手中,人人都能以合理價格獲得移動網絡運營商的信道是確保移動支付公平競爭的重要前提。三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保持對各支付服務提供者和各種電子支付業務有同樣的監管原則。
四是要高度重視業務安全問題,移動支付業務的創新在給消費者帶來簡單、便利、快捷的支付體驗的同時,移動支付產品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讓消費者難以適從和評估。同時移動支付設計參與方較多,產業鏈較長,資金轉移的鏈條比較隱蔽,需要對其資金風險進行檢測和分析,對會不會引起系統性風險進行評估。調查顯示安全問題仍是阻礙消費者大范圍使用移動支付的主要原因。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移動支付創新能否被接受和持續發展,也關系到整個貨幣轉移機制的穩健運行。我們會慎重考慮安全與效率,創新與風險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主導鼓勵創新,規范發展的原則下針對移動支付業務中涉及的實名制管理、資金安全、風險防控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核心內容提出一般性、原則性要求。
五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監管合作,移動支付的監管不僅涉及到金融監管部門,還涉及到工信部、消費者權益保護單位和競爭管理部門等單位。監管部門的協調一致對推動移動支付發展非常重要,作為中央銀行,我們一方面要積極與工信部溝通協調,確?;A設施的公平使用,另一方面考慮到現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金融消費者保護的針對性不夠強,我們將在支付業務規范中突出強調消費者資金權益、個人信息、知情權和欺詐損失的保護。
我相信隨著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成熟,我國移動支付將在探索創新的實踐和不斷規范中快速發展,形成城鄉不同區域的差異化的、多樣性的、適應性的業務發展模式,給我們帶來隨時、隨地、隨身和貼心安全的金融服務。最后,預祝本屆金融展取得圓滿成功,也希望金融展主辦方能夠加大宣傳力度,將更多支付創新產品和服務及時展現給社會公眾,使百姓了解支付結算知識,用好支付結算工具,享受更好的支付結算服務,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