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卡帶來的是方便還是麻煩?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中國一卡通
                        日期:2013-10-22 09:59:29
                    摘要:今年7月,廣州市社會保障(市民)卡終于下發到手。簽領時每人都要簽名并留下手機號碼,據說是醫保功能開通時會有短信告知。但領卡到現在已有三個月,短信一直沒有收到,看病、買藥時才知道原來可以用了。發市民卡是為了便民,卻連個啟用短信都舍不得發,還要市民自己去驗證,這樣能算便利嗎?
                    
                    今年7月,廣州市社會保障(市民)卡終于下發到手。簽領時每人都要簽名并留下手機號碼,據說是醫保功能開通時會有短信告知。但領卡到現在已有三個月,短信一直沒有收到,看病、買藥時才知道原來可以用了。發市民卡是為了便民,卻連個啟用短信都舍不得發,還要市民自己去驗證,這樣能算便利嗎?
隨卡附送的《使用手冊》上說,市民領卡后要盡快到銀行辦理金融賬戶激活手續。有同事領卡后馬上跑去“激活”,但銀行卻答復說“社保還沒轉過來,金融功能不可能開通”。事實上,市民卡的金融功能何時開通一直沒有官方說法,那為什么還要指引市民“盡快”去激活呢?這不存心讓人白跑嗎?
沒領到卡的煩惱更多。由于制卡信息采集時間與發卡時間相距較遠,發卡的時候已經有部分同事離職了。在無人代領的情況下,這部分卡由公司直接退回給銀行。但幾個月過去了,這些同事卻還沒領到卡,一查,卡仍在原公司。于是他們撥打12333求助。很自然,這個電話是無法打通的;再撥打12343咨詢,市民卡中心回復:銀行何時、怎樣進行二次發卡,還要找人社局,因為發卡工作是他們負責的;至于何時能領,唔知。
市民卡引發的煩惱,根源有必要追究。一項牽涉數百萬人的發卡工作統籌得如此混亂,人社局的工作能算做到位了嗎?假設這數百萬人中有1%還沒領到卡,咨詢如何取卡這個問題就足以讓12333熱線癱瘓。當然,人社局長說熱線難打是因為沒人、沒錢,但信息時代不是什么都得依靠人和錢的,做好信息歸類、分流,該上網的上網發布、該面談的面談、剩下的通過熱線解答,這樣才能有效利用不同的信息發布渠道,提高服務效率。然而,作為發卡的負責單位,人社局的網站卻很難找到關于市民卡的指引信息與疑問解答。假使這部分工作到位了,誰還會賭運氣打12333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