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全國健康卡為何遭遇推廣難?

作者:RFID世界網采編
來源:中國一卡通網
日期:2013-11-20 15:12:26
摘要:患者持一張診療卡就能在任一醫院看病,那將多方便,遺憾的是,目前各醫院還不能互通互認。請關注——全國健康卡為何遭遇推廣難?

  患者持一張診療卡就能在任一醫院看病,那將多方便,遺憾的是,目前各醫院還不能互通互認。請關注——全國健康卡為何遭遇推廣難?

  2012年,河南首發全國居民健康一卡通,期待推進全國居民健康信息互通互聯。然而,一年多過去,居民健康一卡通推行速度并不快,大多數醫院仍然使用醫院自己的診療卡。

  事實上,自2009年起,國家就開始投入大量資金解決信息孤島難題,然而成效不大。如今,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經確立時間表,要求2015年實現信息共享,并將推動醫院信息化列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醫療信息互通提升醫院效率

  自2005年起,我國醫院陸陸續續啟動了信息化建設,大多數醫院實現了醫院內部的信息互通。門診、掛號、劃價、收費、取藥、患者的診療記錄等,都記錄在一張卡里。醫療信息互通有很多優勢,比如,醫生可以很方便的查閱病歷信息、共享檢驗結果,提升醫院效率。

  2009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原衛生部)開始研究我國衛生信息化總體框架,國家啟動3521工程,即建立電子病歷、電子檔案、傳染病直報等五大系統,2012年國家發行首張居民健康一卡通,在部分省份實現省內醫院共認一卡通,明顯減少了差錯,節約了資源,提升了內部績效考核精細化能力和基層醫療能力。

  一位來自遼寧的醫院院長說:“國家居民健康一卡通效果明顯。因為信息互通,新農合才能實現跨地域的即時結算,這為農民尤其是流動農村人口帶來了極大便利。”

  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已制訂總體目標,即2015年實現全國衛生計生機構信息網絡安全互聯共享,2020年實現全員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數據庫互通,重點任務是普及居民健康卡與遠程醫療,實現全國“一卡通”。

  使用同一張卡讓醫院“大動干戈”

  然而,并不是所有醫院的院長都認可居民健康卡,推行全國居民健康一卡通的困難不小。比如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各醫院使用的軟件系統不同、開發公司不同、標準不同,如果統一,要投入大量經費。這些經費誰來出?醫院院長們有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技術是難題”,北京一位三甲醫院院長告訴記者,“十幾年前,我們將要進行信息化建設時請示衛生部門,當時的答復是,目前沒有相關規則。于是我們自籌經費,埋頭做自己的內部信息化建設,十幾年過去,各大醫院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現在開始讓我們統一使用一套系統,可我們內部的系統哪有那么容易改變?如果改變,醫院勢必要拿出巨額費用進行信息化改建,資金從哪里來?”

  “要馬兒跑,還要馬兒跑得歡,但是不喂馬兒吃草,醫院不太可能接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院院長告訴記者。

  “技術不是難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醫改專家王虎峰表示,“問題在于使用全國統一的衛生計生委推出的‘居民健康一卡通’,這對公立醫院和醫生的好處不大。如果全部使用同一張卡,各醫院的診療費用、用藥情況、患者信息將全部公開,同樣的病,在這個醫院花費多少錢,那個醫院花費多少錢,將一目了然;另外,基層醫生尚不習慣使用信息卡,不喜歡記錄病歷,不希望自己的診療情況外泄。”

  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侯巖表示:“從原則上講,醫院數據不僅僅是在醫院內部共享,也應該在社會上共享,但目前沒有相應的制度設計要求醫院必須公開”。衛生計生委已經下定決心,將在全國44家部委管理醫院首先推動這項工作。

  頂層設計應首先做好基本數據庫

  談起醫院信息化,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有很多話要說:“我認為一張卡可以承載所有的醫療信息,甚至未來可以不用再做健康卡,用身份證、手機就可以去醫院看病”。

  “如果要破解醫院信息孤島,應有四個維度”,廖新波表示,首先應注意頂層設計,不要停留在討論階段,而應該有效的執行,使各醫院、各部門、各系統的信息聯系起來。另外,衛生部門應制訂政策和標準,注重監督和評估,確保醫療數據完整,不被改動。

  侯巖坦言,以前,醫院信息化沒有全國統一標準,沒有頂層設計,目前的醫院信息化都是各醫院自己摸索做起來的。“據統計,衛生系統現有70多個不同的信息系統,互不聯通。所以衛生計生委目前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做衛生信息化的頂層設計,推動互聯互通。目前各醫院在點上的經驗很多,醫院內部信息互聯互通做得非常好,但現在應把數據拿出來共享。”

  大連市中心醫院院長孫喜琢建議,頂層設計應首先做好我國基本數據庫和數據中心。國家統一做一個疾病編碼的數據庫,再做醫療服務編碼的數據庫,任各醫院公開使用,這樣既有標準,同時也節省醫療機構另建數據庫的資金。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