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支付:產業鏈漸趨成熟全面擴張尚需時日
兩則最新消息透露出市場對近場通信(NFC)截然不同的觀點:其一,據國外媒體報道,BIIntelligence在最新對2014年電子支付行業的發展趨勢十大預測中明確指出,NFC將死亡。這與2012年PayPal總裁預測2013移動支付趨勢時的觀點一致,PayPal總裁當年就認為NFC將死。
其二,支付寶錢包8.0版日前發布。據稱,支付寶錢包8.0已經具備NFC功能,目前在安卓手機上已經可以讀取銀行卡和公交卡信息,并進行支付。
一邊是國外業界NFC將死的預測,一邊是國內第三方支付巨頭試水NFC。不可否認,NFC在全球以及在國內的發展始終不溫不火,但是,NFC作為一種小額近場支付方式也并沒有想像中那么脆弱,相反,整個市場在不斷積累著能量。那么,經過多年的培育與發展,NFC該走向何處呢?
NFC市場增長空間大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及智能手機的日漸普及,各種新型的支付方式不斷涌現,NFC便是其中之一。
NFC是用于非接觸式識別和互聯的一種短距離高頻無線通信技術。通過這種技術,電子設備之間可以進行10厘米內的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
在實際應用中,NFC設備被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被動NFC設備不帶電源,如信用卡、行李標簽等,成本很低。主動式NFC設備可以“激活”被動NFC設備,還可以與被動NFC設備進行數據連接。NFC智能手機就是主動式NFC設備。配上合適的應用程序,智能手機就能讀信用卡,成為電子錢包。“近距離支付”雖然是NFC應用的亮點,但其更重要、更有趣的應用是文件分享與數據連接。
“國內NFC支付市場今年將爆發。”長城證券認為,“相比于9萬億元的銀行卡支付金額而言,移動支付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待挖掘,預計在2016年達到過萬億元交易額。”
據ABIResearch預測稱,全球NFC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有望從2012年的40億美元上漲到2017年的1910億美元,并有望在2016年突破1000億美元的大關。
Gartner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預估到2016年將達到6170億美元。其中NFC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由于近場通信具有天然的安全性,NFC芯片除了具有相互通信和一定的計算功能,還可以引入加密的功能。因此,NFC技術很快便在移動支付方面找到了自己的應用場景,手機支付使其大放異彩,與此同時,這項技術正在向更寬廣的領域滲透。
NFC手機還可以整合門禁卡、員工卡等功能,使用者可憑手機感應進出住宅或辦公大樓。有了NFC,智能手機不再僅僅是電話、短信、上網的工具,購物、坐車、看病、加油、健身、考勤等多種應用,未來都可由其完成。
多因素制約NFC市場發展
那么,NFC市場發展緣何不盡如人意呢?
同方微電子有關人士表示,近場支付發展相對緩慢,主要有兩方面的癥結:一是用戶的接受程度或者使用習慣,二是業務模式的成熟度。從前者來看,目前國內用戶的金融IC卡非接使用習慣尚未形成,用戶很難直接過渡到用手機進行近場支付。從后者來看,目前真正可商用的可信服務管理(TSM)尚未完全建立起來,移動支付發卡還停留在預置應用階段,這種方式給用戶使用帶來了極大不便,限制了用戶的使用。
大唐微電子有關人士則認為,近場支付發展確實緩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近場支付的技術標準剛剛出臺,很多廠商還在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和認證;第二,近場支付的實現通常需要多個商家、企業和銀行直接對接,而市場上缺少成熟的商業模式,因此產業鏈都在進行合作模式的摸索;第三,基于近場支付的成熟案例較少,而前期市場投入較大,因此商家對于投入都非常謹慎。
NFC近場支付2013年在我國曝光度很高,而對這個先進的支付方式,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認為,要以市場為導向,才能推動NFC產業發展。
移動支付是一個市場,NFC是一種可以用于移動支付的技術。新市場是技術創新推動的,而市場是多變的,技術更是不斷更新、高速發展的,至少在市場發展的初期如此。
各環節齊努力才能共贏
此次支付寶錢包8.0增加了NFC功能令方興未艾的我國NFC市場得一強援。據了解,支付寶錢包8.0安裝在安卓手機上,已經可以讀取銀行卡的余額、交易次數、卡號等信息,同時可以將該銀行卡添加為快捷支付卡。支付寶錢包8.0還支持讀取公交卡卡號、發行商以及余額等信息。不過,暫時還不能對公交卡直接充值。由于蘋果手機沒有NFC模塊,所以支付寶錢包8.0的NFC功能僅限于安卓手機。
隨著4G時代的來臨,NFC產業鏈各方已紛紛出手。以NFC手機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成為各家銀行跑馬圈地的目標。據銀行人士介紹,目前
NFC手機支付業務仍處在推廣期,而賠本賺吆喝的背后,則是基于未來數萬億元的移動支付蛋糕。據了解,目前已有中行、中信、招行、光大等9家銀行力推NFC手機支付業務。
同時,國內三大運營商在NFC-SWP領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也都有大規模采購的計劃。總體來看,2014年對于硬件設備提供商而言會是全面爆發的一年。
2013年的一項調查表明,NFC支付最受消費者關注,在用戶最期待使用的支付方式中NFC支付排名第一。相信,隨著NFC整體手機環境、支付環境和應用環境的不斷成熟,如何建立用戶習慣這個一直困擾NFC市場發展的瓶頸問題將迎忍而解。
根據有關媒體的報道,全球最大運營商沃達豐從2013年年底開始正式推行NFC-SIM卡方案,2014年將在更多的區域啟動NFC商用,打造更多應用市場。還有就是美國Isis的商用,從2013年11月開始,Isis開始全美商用,以美國三大運營商為聯合推動者的Isis讓NFC商用節奏在2014年將加快。
Gartner的一項調查顯示,2013年度NFC方式進行的結算金額比例約為2%,預計至2017年占比可以達到5%。
當然,NFC要真正融入生活、方便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3年是NFC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然而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中國移動的NFC計劃遠遠低于預期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三大運營商加入中國銀聯TSM,國內2014年的NFC將進入另一個高潮。但全面爆發仍需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