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GHz空口協議國標實施一周年 網友談切身感受
時間就像長了翅膀的馬兒,轉眼就飛奔到2014年2月,正巧是距離《2.45GHz射頻識別空中接口協議》國家標準正式實施一周年。
據了解,GB/T 28925-2012《信息技術 射頻識別 2.45GHz空中接口協議》和GB/T 28926-2012《信息技術 射頻識別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測試方法》兩項自主創新RFID國家標準乃于2012年正式發布。實際上在國標出臺以前,全球已經存在多個RFID國際標準。《2.45GHz射頻識別空中接口協議》國家標準的面世是順應顧了國內RFID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國家的信息安全的考慮。
截止目前,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秀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興長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西安優勢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5家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成員單位,已經生產出了符合自主創新國家標準的相關產品,并廣泛應用于停車場車輛管理、生產過程管理等領域。5家實驗室成員單位的產品還在2013年通過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標準符合性測試,并獲得“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產品認證證書。
而在這5家成員單位之外,由于國內校園一卡通建設熱潮的帶動,2.45GHz有源RFID產業發展在整體上非常迅猛,不少企業的日子也是過得非常的滋潤。就比如:正在“2013(第七屆)RFID世界年度最有影響力評選”活動的“廣州天繹”稱,該公司截止2013第三季度2.45 GHz有源標簽出貨量已達到100萬張以上,增長率達4900%。更多的這類“喜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評選活動的官方網站上查詢,此處不再一一列舉。
現在請回到我們的正題上來,“國標”實施一年,它的實施效果如何?有沒有遇到“攔路虎”呢?讓我們傾聽一下RFID世界網網友的切身感受:
@1991647230:標準雖問世一年,但據了解部分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還是按照自己的規則來。
@xiupai:標準有總比沒有強,此國標本身并非強制性。我們在內河船舶過閘系統中已經使用符合國標的產品。越來越多的政府主導的項目將使用國家標準,大家拭目以待!
@zmdandsnn:關鍵是面向的方向很狹隘,導致應用面不廣,所以參考意義,還有待商榷。大公司可能更適應點,但很多物聯網公司都是試水的小企業。
@清水漣漪:除非國家項目驗收,必須符合這個標準,否則神馬都是浮云……
……
更有一部分網友表示并沒有聽說此標準,是不是很“意外”呢?此“國標”的命運如此,筆者不禁想到了今年5月即將正式實施的“800/900MHz RFID國家標準”,其命運又將如何呢?如果您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歡迎到“中國物聯網第一論壇”上繼續參與討論,網址是:http://www.iot1bbs.com/thread-35501-1-1.html
相關知識——
射頻識別空中接口標準:標簽與讀寫器之間通過空中接口協議進行通訊,讀寫器與中間件之間的通信通過讀寫器協議進行定義,中間件與應用系統之間的通信接口由ALE協議規定。RFID應用中,需要解決各層的接口標準問題,其中空中接口協議是基礎。空中接口協議需解決物理層的鏈路時序,幀結構,編碼方式,調制方式等問題,MAC著重解決訪問控制協議,防碰撞算法和安全加密算法問題。
GB/T 28925-2012《信息技術 射頻識別 2.45GHz空中接口協議》:本標準規定了2.45GHz頻段射頻識別空中接口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標簽存儲區結構、標簽狀態轉移、讀寫器命令與標簽響應、協議工作方式、防碰撞方法和安全協議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2.45 GHz射頻識別有源標簽和讀寫器的設計、生產、測試和使用。
GB/T 28926-2012《信息技術 射頻識別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測試方法》:本標準規定了2.45GHz射頻識別空中接口的符合性測試方法。本標準適用于2.45GHz射頻識別設備(讀寫器和標簽)的空中接口符合性測試。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