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雪:用RFID建立輪胎統一信息平臺 追溯每條輪胎
伴隨著汽車的普及和高速公路里程的增長,人們對輪胎的質量以及在使用過程中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物聯網新技術的出現,掀起了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新浪潮,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針對物聯網技術在輪胎工業中的應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RFID電子標簽融入到輪胎當中的安全及技術問題,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高級副會長、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袁仲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高級副會長、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袁仲雪
一起車禍理賠糾紛的警示
采訪開始,袁仲雪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2000年菲爾斯通與福特汽車因一起車禍理賠發生糾紛。福特汽車提供出汽車全生產過程的全部數據,證明了汽車的安全性,而菲爾斯通卻因無輪胎生產數據支持而敗訴,并為此支付巨額賠償金。
現在的輪胎追溯標識,普遍采用條碼+胎側信息的形式存儲輪胎的各類信息,而條碼和胎側位置的信息均位于胎體表面,輪胎使用后很快就磨損掉。一旦這些信息無法目視,就意味著輪胎信息的丟失,從而無法識辨輪胎型號、花紋、直徑等信息,對使用者的使用、維護與理賠等造成困難,導致糾紛的產生,甚至對使用者安全構成威脅。
輪胎工業的物聯網需求
采訪中袁仲雪透露,輪胎工業對發展物聯網的需求也日趨迫切,輪胎產品要實現品種多樣化,生產過程要實現自動化,產品要實現智能化,發展輪胎工業的物聯網技術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強公共安全科技發展,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能力……開發交通安全保障和救助關鍵技術和設備?!?/P>
“目前輪胎從生產、銷售、使用、翻新等過程缺少有效的數據載體,造成生產銷售無序、不安全使用、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談到目前物聯網在輪胎工業中應用的現狀,袁仲雪充滿著擔憂。
建立輪胎統一信息平臺
如何將基于物聯網技術的RFID電子標簽完美的融入到輪胎當中,又不影響輪胎的安全性?對此,袁仲雪自有“妙招”:正因為輪胎是安全性產品,所以將RFID電子標簽產品應用到輪胎內部,首先其不能成為輪胎中的雜質,而應與輪胎本身完全結合,不能使輪胎因其存在而產生氣泡、脫層,不能影響到輪胎的動平衡,不能影響輪胎的安全性。
其次,電子標簽產品要可承受輪胎生產過程的成型拉伸、硫化高溫高壓,輪胎使用過程中的剪切力及曲撓形變,并在輪胎的全生命周期中可用,且電子標簽在輪胎內部要保證其性能,使其數據可以被實時采集到。
也就是說,電子標簽應用到輪胎,在確保輪胎安全性的同時,還要能保證RFID電子標簽的性能及可靠性。
要實現對每一條輪胎的可追溯,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輪胎的統一信息平臺,使每一條輪胎都帶有一個全球惟一的身份信息,而且該信息可以被隨時讀取采集。植入輪胎內部的RFID電子標簽包含有存儲部分,可以有效利用該存儲部分,對輪胎進行編碼,從而實現對每一條輪胎惟一標識。
建議:強力推行在輪胎上使用RFID電子標簽
針對目前行業現狀,袁仲雪建議:強力推行在輪胎上使用RFID電子標簽。輪胎用RFID電子標簽植入輪胎內部,可寫入輪胎生產數據、銷售數據、使用數據、翻新數據等,且隨時可以通過采集終端讀取相應數據,結合相應的管理軟件,以實現對輪胎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記錄及追溯。輪胎用RFID電子標簽在輪胎生產過程中植入到輪胎內部,與輪胎形成一個整體,不會輕易損壞。將RFID技術應用于輪胎,可規范輪胎行業有序生產、銷售(防止假冒、貼牌、串貨),實現輪胎全生命周期管理;規范運輸業,保障人身財產安全;促進、規范輪胎翻新業,實現輪胎循環經濟。
建立輪胎用RFID電子標簽產品、植入方法及試驗方法標準。輪胎用RFID電子標簽在輪胎成型過程中植入到輪胎內部,與輪胎成為一體伴隨輪胎全生命周期使用。RFID技術應用到輪胎內部需要滿足一定的設計、植入、試驗等要求,才能保證輪胎的安全性及電子標簽的性能及可靠性。對電子標簽產品、植入方法及試驗方法必須有統一嚴格的要求標準,才能保證帶有RFID標簽的輪胎的安全,電子標簽的性能,以及電子標簽在輪胎的全生命周期中可用。將RFID技術應用到輪胎內部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支持,同時也需要相應的標準來規范RFID技術在輪胎中的應用。
建立輪胎用RFID電子標簽全國及全球統一編碼標準。使每條輪胎不僅有一個唯一的身份信息,伴隨其終身使用,且將輪胎生產過、銷售、使用、翻新等過程的數據進行編碼,以供輪胎管理追溯。要實現RFID技術在輪胎行業的有效應用,須有統一的編碼標準來規范RFID編碼,保證所有被標識的輪胎編碼的惟一性。如此,輪胎內RFID編碼信息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