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20萬志愿者領到“愛心卡”
“卡號1720,姓名賞寶瑋,時間10:57:10。”
3月13日,志愿者賞寶瑋在江蘇省鎮江市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區的專用POS機上刷了一下,隨后開始了她的助老志愿服務活動。
一個小時后,活動結束,賞寶瑋再次在專用POS機上刷卡:“這張‘愛心卡’不僅記錄服務時間,還是評定志愿者星級并享受一定回饋激勵的依據。”
鎮江市文明辦主任顧曉明告訴記者,鎮江著眼于完善服務記錄、儲蓄志愿者愛心、分層分級進行嘉許回饋等管理工作流程,運用一卡通系統,面向社區注冊志愿者發放具有兼容性的多功能服務卡,探索志愿者服務新方式。
今年初,鎮江通過發放不同星級的“大愛鎮江”愛心卡的方式,把志愿服務的記錄、考勤、分類、回饋激勵結合,每張“大愛鎮江”愛心卡在注冊激活后都會與志愿者真實身份綁定,志愿者通過服務時長的累積區分星級,并享受相應“嘉許回饋”:一星至三星級志愿者,可以在經常服務的社區,通過“愛心銀行”獲得免費家政服務、減免物業費等;四星及五星級志愿者,可享受免費乘坐市區公交車、免費使用公共自行車、特定時段免費在公共停車場停車等,以及指定商場購物折扣、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為志愿者親屬提供志愿服務等相應回饋。
鎮江市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紀載慶說,各級志愿服務組織根據志愿者注冊登記后參加志愿服務的時間累計,對志愿者進行認定:參加志愿服務時間累計達到100小時的,認定其為“一星級志愿者”;達到200小時的,認定其為“二星級志愿者”;達到300小時的,認定其為“三星級志愿者”;達到600小時的,認定其為“四星級志愿者”;達到1000小時的,認定其為“五星級志愿者”。
“愛心卡”為鎮江市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注冊志愿者從2012年的15.2萬人快速提升到目前的20萬人,占城鎮適齡人口總數的13.8%,注冊團隊達1700余支。五星級志愿者張曉春認為,“愛心卡”的意義,不在于志愿者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來自政府、社會對志愿者的一種肯定和認可,這會激勵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