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智慧城市建設 讓市民生活更便捷
要等的公交車還有多遠,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知道;打開手機,可以看到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情況;在超市里,推著滿載的購物車通過感應器,購物賬單自行打印,不需逐一掃描條碼……
這些曾在科幻電影里出現的場景,如今離我們已不再遙遠。3月7日,阜陽市智慧城市展廳首次開放,記者來到展廳,一探智慧城市的未來愿景。

現狀:市民出行隨時掌握公交信息
不少市民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街頭等公交有時等了十來分鐘,要乘坐的公交車還是不見蹤影。如今,“掌上公交”的應用,使得情況發生了變化。
“比如,我現在的位置是在國貿,要想乘9路公交車,就可以打開手機,看看最近的一輛9路公交車還有多遠。”工作人員演示著打開手機,一點客戶端,選擇線路,正好有一輛9路公交車停在國貿站。一分鐘后,公交實時數據更新,這輛9路公交車已駛向醫藥公司站。
“市民早晨上班要坐公交,可以坐在家里查一下公交的位置,等要乘的公交車距離自己所在位置只有一兩站路了,才往公交站臺去,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工作人員說。
“目前我們已與公交總公司合作,阜城全部公交都安裝了GPS模塊并實現聯網,這在全省還是首家。”阜陽移動公司無線城市運營經理李振告訴記者,通過“掌上公交”客戶端,市民可以查詢到全部公交車的實時狀態。
而集合了“掌上公交”功能的美好安徽無線城市客戶端,還具備眾多功能,查詢、繳納水費、電費(三區五縣供電、市區供水已上線)、車輛違章信息、購買電子影票(阜城大地、星美兩家數字影院)、本地醫院專家門診掛號預約(市人民醫院已上線),真可以稱得上是個生活“大管家”。
趨勢:智慧項目正在建設普及
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3個城市(區、縣、鎮)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阜陽市成功入選。
智慧城市是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形成的一種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態。阜陽智慧城市試點將經過3至5年的創建期,系統推進市政府公共信息平臺、智能交通、智慧城管等10個“智慧項目”建設。
記者從市電子政務辦公室了解到,阜陽智慧城市建設將實施“1510”戰略,即建設“1”個平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完成“5”項任務:保障體系與基礎設施、建設與宜居、管理與服務、產業與經濟、創新任務,建設“10”個重點項目:市政府公共信息平臺、無線阜陽智能應用、智能交通服務工程、智慧環保、城市應急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智慧城管、智能管網、農業物聯網綜合應用示范區、勞務資源綜合服務信息平臺、智能煤化工。
據了解,目前智慧城市的一些功能已經實現。如城市應急綜合指揮調度系統,市交通運輸局已建立了GPS監管平臺,實現省、市、企業三級聯網運行,北斗系統已覆蓋全市,市交通應急調度指揮中心一期已投入運營,公交智能調度中心也已運營;農業物聯網綜合應用方面,全市有5個縣市區建立了農業物聯網小麥“四情”監測等7個監測點,太和縣被確定為全省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縣。在阜陽農業信息網設置了農產品供求交易信息“一站通”服務平臺、“三農”熱線問題處理平臺。
“我們和潁上縣一家幼兒園有合作,推出了‘手機看寶寶’業務,拿著手機就可以看到你家的寶寶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等有關情況,這個系統用戶反響不錯。”阜陽移動城市安防項目經理趙新剛告訴記者。
未來:智慧城市改變生活方式
“以后,通過手機里安裝的‘智慧一卡通’,可以完成電子支付、智能考勤、樓宇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及收費等各種各樣的功能,一部手機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智慧城市展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阜陽“智慧一卡通”項目已經開始建設。
據了解,“智慧一卡通”項目將整合阜陽已有信息化建設成果和相關資源,建設全市統一的信息數據交換與共享平臺,打通各部門服務的行業壁壘,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社會事業服務、商業金融服務于一體。屆時,“一卡通”將成為市民的第二張身份證。
但這只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方面。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就市政府公共信息平臺、無線阜陽智能應用、智能交通服務工程、智慧環保、城市應急綜合指揮調度系統等各方面提出了建設路徑和目標,“智慧生活”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在寬帶阜陽建設方面,未來城市家庭光纖可接入率將達到95%,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達到80%;產業園區和商務樓宇的光纖通達率達100%,實現千兆到企業、百兆到桌面的接入能力,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的用戶超過80%;城市重點區域WLAN熱點覆蓋率達100%,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20Mbps的通信能力。
智慧交通方面,實現公交站牌電子化率大于80%,停車誘導系統覆蓋率大于70%,城市道路傳感終端安裝率大于90%;市民主動接受交通信息比例大于50%。
未來,在計算機前,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了解阜陽的氣象、雨情、旱情、工情、險情等多方面的信息及倉庫物資儲備的詳細情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