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智能卡國家標準 規范行業健康長期發展
2014年4月16日,《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宣貫會(第一期),在江蘇省泰州市隆重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副主任申緋斐、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永剛、業界專家以及來自全國45個城市及87家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是智能卡領域的首個工程建設國標,也是第一個具有強制性的智能卡領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且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準。國家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協調項目分工,組織制定(含修訂),統一審批、編號、發布,相比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更具有權威性。

此標準標志著智能卡標準統一,為行業運營單位以及企業提供了最權威的準繩。其中包含兩條強制條文。對我國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起到了很好的指導的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副主任申緋斐從政策要求、行業應用現狀、培訓體系建立以及行業存在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2012年12月《 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 強調了 “十二五”期間,全面推廣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其在城市不同交通方式中的應用。目前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進行項目建設并申請使用統一密鑰安全體系的城市已有160多個 ,包括4個直轄市90%的省級行政區大部分地級市,涵蓋了中國5.9億人口,占全國人口數的44%。應用涉及城市綜合交通(公交、地鐵、輪渡、輕軌)、公用事業繳費、風景園林、數字社區(物業管理、建筑及居住區門禁系統)、停車場管理等40多個領域。目前城市通卡發卡量達到4億張,日交易量1.3億筆,日交易額超過3億元。在城市發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服務建設方面,一卡通項目的開展得到了各地區人們的認可,一卡通不僅為人們出行提供了便利,而且還能享受優惠政策。隨著各區域之間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不同地域之間人員交流日益頻繁,一卡通不再局限于當地使用,而是向更高要求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展的“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利國惠民過程,正是迎合了通卡行業的發展,加強城市之間的信息交流,實現市民異地刷卡消費,方便市民異地出行。目前全國一卡通互聯互通城市達到了35個,互聯互通日交易量3.4萬筆,日交易金額近10萬元,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2014年,全國一卡通互聯互通將達到60個;預計至十二五末,全國互聯互通城市有望突破100個。

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張永剛副主任在會上作了“城市一卡通的標準介紹”,張主任結合國家、行業的標準化形勢,全面系統的介紹了城市一卡通領域的標準情況。他指出,城市一卡通做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目前涉及城市一卡通應用的在編、已頒布的的國家、行業標準已達14項,涉及產品及工程等環節,涵蓋了芯片、安全、操作系統、應用、清分結算等整個產品鏈。其中《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作為城市一卡通領域第一個國家工程標準,張主任強調了標準的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就強制條文的監督實施做了說明。



上海華虹計通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鄧文豪、泰州市鳳城一卡通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嵇云峰、天津市通卡公用網絡系統有限公司項目總監周亮、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唐勇等行業權威專家、知名企業代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方式,分別對《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通用要求、公共交通應用、軌道交通應用、出入口控制應用以及鏢局應用進行行了講解,讓參會的各地城市通卡公司代表和行業內企業代表受益匪淺,對于今后如何按照國家標準去執行有了深刻認識。

《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918-2013)將在2014年6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國標宣貫會會對于城市一卡通IC卡項目建設、管理運營單位的有關領導及技術負責人有特別的知識補給作用,對于智慧城市試點單位、智慧社區試點單位以及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領域的產品企業,各大設計院所、系統集成商及工程商等單位來說,熟悉了通卡領域系統建設;而對于城市一卡通系統集成商、機具供應商及卡片生產商等相關企業技術及項目負責人來說,是一次技術更新換代的學習機會。工程標準是通卡產業連的基礎,是整個通卡產業建設的主線,將指導通卡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標準化、規范化,扎實、有效的標準培訓工作,為城市通卡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利國惠民工程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