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已成板上釘釘 實際操作存在難題
京津冀攜手書寫“大交通”謀篇在胸,已然起筆。
2014年底,北京市交通部門表示,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將于2015年正式啟動。
2015年5月初,交通部要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經濟帶中游城市群率先啟動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
年內河北主要城市嘗試與京津聯網
更具體的信息來自河北。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金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北省今年的目標是組建起河北公共交通一卡通省級清分平臺,年內將實現石家莊、保定、廊坊等主要城市試點聯網,并嘗試與京津聯網;明年再實現京津冀三地一卡通聯網的大目標。一張北京交通卡將能在河北、天津通用。并且一旦系統對接,市民的卡片不需要更換。
河北一卡通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建新在采訪中說,明年三地的一卡通打通后,河北省一卡通名下的所有領域對北京公交卡都是開放的,屆時北京市民不僅可以異地乘地鐵、坐公交,還可以刷卡租賃公共自行車、打的、乘坐長途客車,以及在簽約旅游景點內持卡消費。至于三地的資金結算問題,他表示,“三地將建立一個結算中心來處理資金分配問題,就像銀行間轉賬一樣。”
協調各方利益仍是關鍵
一張公交卡走遍京津冀已成定局,但在令人期待的同時,京津冀一卡通是換新卡還是繼續使用舊卡,是否實名制、票價怎么制定、補貼的錢從哪里來等一些核心問題仍沒有確切答案。
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卡片要統一標準,可能重新發新卡,也可能統一采用北京的交通卡,目前還在協商,最終方案尚未確定。
天津市交通港口局總工程師曹世成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公交一卡通在整個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中非常關鍵,公交一卡通也將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標志。實現一卡通技術上應該說難度不大,但由于涉及政府、公交、地鐵及制卡公司,如何協調各方的利益是個大問題。
北京市政一卡通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讓京津冀三地公交卡互聯,技術手段并不難,主要糾結于到底采取哪種方式更經濟、便捷。由于三地使用不同的刷卡器具和卡片,如果統一發行卡片,三地刷卡器具可能都要進行升級、改造,如果統一用一個城市的刷卡器具,但另外兩個城市的卡片可能就要換。
事實上,2008年北京和天津就曾經聯合推出過京津兩地的一卡通。但由于當時沒有打通資金,而是采取了兩個電子錢包,北京充值在北京用,天津充值只能在天津用。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是真正的一卡通,因此推廣度也非常有限,現在已經基本從市面上消失。
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為補貼不同,造成的利益沖突則有可能更大。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曾表示,北京高折扣的公交補貼,使得京津冀公交一卡通帶給北京財政的壓力很大。
實際操作存在難題
對于京津冀三地居民而言,一卡走遍京津冀當然是大好事,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仍有不少難題需要解決。以北京公交卡為例,按照官方說法,乘坐出租車可以刷公交卡。北京出租車司機要主動詢問乘客以何種方式付款,而且不能拒絕乘客刷公交卡付費。可現實卻是:北京出租車司機對“公交卡付費”集體說“不”。
回款周期長和手續繁瑣,是北京出租車司機“拒絕”公交卡的理由。不少北京出租車司機表示,如果接受乘客刷公交卡付費,司機就要在刷卡后到公司上傳數據,然后還要等很久,這筆錢才能轉到一個專門的銀行賬戶。為了取出這筆錢,還需要專門跑一趟銀行。
“而且,取出來的錢還必須得湊整,要么50,要么100。否則根本取不出來。我現在還有錢套在卡里呢。”一位的哥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