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千億級市場待掘金 電商助力“彎道超車”
智能家居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科技客觀條件決定了這種全新的數字化理念產物只能停留在“概念化”的階段。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位于西雅圖的“未來之家”就是當時一個頗為知名的模板。但同樣由于技術限制,使蓋茨的家只能由其專享。
如今隨著最初限制條件正在不斷被克服,比如當年“未來之家”中48公里長的電纜,現在只需一個WIFI模塊就能輕松替代。技術短板的消失,也讓普通消費者智能家居時代逐漸到來。
千億級市場:智能家居行業空間巨大
根據千家網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早在2011年,我國智能家居銷售額已達110億元,而2012年這一數據增長為150億元。根據數據預測,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人民幣。而根據JuniperResearch的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5500億人民幣的規模。
從我國市場格局來看,成為智能家居第一市場只是時間問題。雖然目前國內智能家居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龐大的市場需求,加上“互聯網+”的紅利以及眾多IT巨擘搭建的生態平臺,將會更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智能家居的風口正在來臨。
智能家居概念在消費者中得到快速普及的同時,這個行業最核心的矛盾,即用戶有效的需求卻無法得到盡可能的滿足。騰訊曾經發布一份關于《2014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發展》的市場報告,在5萬個受訪用戶中,95%以上用戶對智能家居感興趣。但在滿意度上,近90%的消費者認為目前智能家居產品低于預期,甚至40%消費者認為跟預期完全不沾邊。
智能家居行業痛點:量產低、價格貴
智能家居雖然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市場的痛點在于“價格太貴””和“實用性差”,這幾組的占比也達到了70%,這正是消費者最為擔心的核心問題。
智能家居作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其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單品率先實現智能化,而后不同智能單品之間不斷進行聯動交互,并逐漸進化變革,最終每個產品能夠無縫接入,家居產品系統化實現智能。
就目前的智能家居產品來看,價格上不同區間都有大量支持者,3萬以上占比達到25%,這說明消費者對智能家居價格接受程度比較高,但從大部分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水平來看,目前“輕量化、高性價比智能家居”仍占據主流。
鑒于這樣的情況,突破“實用性差”和“價格太貴”兩大瓶頸問題也成了突破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個關鍵所在。在可行性和優先級上,產品實用性問題的解決在當前階段更為可行,因為在目標消費群體對價格不太敏感的智能家居行業,大部分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將基于消費者規模大幅擴大的基礎上,因此現階段提高智能家居產品的滲透率才是最核心的工作。
美樂樂等家居電商或促成“彎道超車”
“但凡一個新的概念出來,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盡辦法往上靠,我們在做決定將產業鏈整合到智能化方向前,其實更應該首先冷靜的想想消費者需要什么。”這是恒康家居創始人倪張根的一段業內流傳頗廣的言論。
智能家居要想繼承傳統家居的榮光,就要向規模化和市場化的轉變,這背后則需要科學技術和市場模式的結合,即如何讓供給與需求快速適應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無獨有偶,恒康家居的戰略合作伙伴,國內知名家居電商美樂樂家居網在不久前推出了旗下床墊品牌“艾瑪詩”所屬的一款智能床墊,據了解這款床墊依托智能傳感器,并獨創了“Rest On”磁鎖開關,利用移動端APP監測包括睡眠指數在內的多項數據。
對于業內而言,這或許是供應和智能的一次極具意義的嘗試。美樂樂作為一個平臺型O2O電商,在產品價格、生產,運輸都有明顯的“電商標簽”,性價比高、量產化足、成熟的供應鏈等。
從硬件生產商的角度,美樂樂這樣的電商能夠通過“云網端”和“大數據”資產能夠為其提供的幫助,一方面體現在“更好的挖掘消費者需求”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未來的“產品聯動實現”上。
最為關鍵的是,精準巨大的流量資產也能夠提升智能家居產品銷售環節的效率。總之,由于智能產品具有典型的技術核心和趨勢性特點,電商企業的入局,能倒逼產商更一方面專注智能系統的開發和產品鏈的填充,進而完善產品實用性,實現智能家居的“彎道超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