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內熱外冷 醫療領域成最佳突破口
在茫茫一片藍海的可穿戴市場,找準功能突破口很重要,如今,這個突破口或許就是醫療。我國正面臨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老年社會的現狀,同時,慢性疾病診療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給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帶來了很大壓力,而可穿戴醫療設備在信息監測、診斷等方面的優勢無疑將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可穿戴內熱外冷 醫療成最佳突破口
據市場研究機構Ahadome預測可穿戴醫療保健至少占所有可穿戴設備50%的份額。可穿戴設備將為醫療器械行業帶來一場革命,歷經從微型化—便攜化—可穿戴化的路程。
對此,很多業內人士都把醫療作為可穿戴的突破口。“把醫療作為撬動可穿戴市場的突破口,這個我個人還是非常認同的。找到這個突破口之前還面臨技術發展的極限性、人體研究的極限性等諸多困難。克服這些問題首先需要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其次需要人類不斷創新,并能夠帶來更多的解決方案。”廣州善塔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斌表示。
深圳市云中飛電子有限公司電商經理周江波
深圳市云中飛電子有限公司電商經理周江波認為:“這塊兒是一個待挖掘的市場,隨著健康概念的普及和深入,人們對于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重視,人們對一些醫療產品或相關的檢測設備的需求會加大。”他認為這個突破口在于如何找到做產品的初衷,找準服務的人群,給自己定好位了,才能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如上所說,可穿戴醫療的首要突破口是硬件上的技術突破,做出定位精準的產品。不過也有受訪者認為,可穿戴醫療作為未來移動互聯新的入口,最大的潛力或許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過硬件粘住客戶,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的醫療云端“大數據”,從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遠程服務并由此衍生出的商業模式。
深圳市大通高科技術有限公司CEO楊慧
深圳市大通高科技術有限公司CEO楊慧表示:“移動醫療、智能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這已經是社會的一個發展方向,非人力可以阻擋,所有的科技開發和生產,都要順應這個潮流,才能找到突破口,找到真正的市場需求。”不過,她強調難點則在于,如何讓更多的用戶知曉已經有這樣的好產品出來,并且這個產品可以對他們的安全、健康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當然,這需要集合全社會的力量去推動和宣傳。
據記者了解,在巨大市場前景的召喚下,目前,蘋果、三星、谷歌、索尼、高通等企業都在重點發力可穿戴醫療市場,國內九安醫療、歌爾聲學、長信科技等企業也都相繼推出了可穿戴醫療產品。這些企業不僅在硬件技術上面獨具特色,在與產業鏈多方合作搭建云端醫療服務平臺上也正在紛紛布局。
預計未來5年內,大部分人都會有個人的可穿戴設備,而且大部分可穿戴設備都可以把相應的應用和軟件移植到手機里面,很多人將會通過手機相關的應用與客戶或者醫生進行信息溝通,這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
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大數據的新技術正在顛覆我們對醫療的認知結構,傳統的醫療器械和醫院的商業模式或將被全面顛覆,國內大量優秀的企業將全面進軍新醫療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