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面上預付卡規模超百億元 消費者投訴中排名第五

前有康駿養生、瑪花纖體,今有代官山,商業預付卡為何圈錢這么容易、跑路又如此“痛快”?專家指出,由于企業本身的“圈錢”心態,以及監管政策法規上的漏洞,導致“代官山們”違約成本太低。對于消費者,要當心買卡有風險、預付需謹慎。
據市工商局的數據:2014年,12315平臺受理的消費者投訴中排名第五的就是預付卡,數量達到7706件,占比5.4%;主要涉及健身、美容美發、餐飲等行業,主要是預付卡經營者關門停業、變更門店、爽約失信等問題。
早在今年“315”前,申城已在全國率先開通了單用途預付卡微信服務平臺(微信名:“上海單用途預付卡服務平臺”、微信號:shssca),記者在“違規公示”欄目看到,今年以來“野豁豁”的預付卡發卡企業還不少。
【預付卡風險可查詢】
據5月底公示:截至5月19日,不少預付卡發卡企業因問題多被責令限期整改,其中不乏大眾熟知品牌。比如——
■ 明英美容美發、新奇特車業、東展國際貿易等存在使用手工賬,無法準確檢查到數據的真實性;
■ 思妍麗、明英美容美發、新奇特車業、東翊商貿、好外電子商務、彩盈商貿、安薇塔餐飲等存在未按規定張貼公示發卡章程、二維碼公示牌等信息;
■ 文峰美容美發、永琪美容美發、郵樂貿易等發卡企業的發卡金額,與信息報送情況存在較大差異;
■ 思妍麗、東展國際貿易、新奇特車業、好外電子商務等記名卡,無對應客戶信息;
■ 好外電子商務等發卡金額超過管理辦法限額;
■ 海成美容美發存管資金不足。
在今年市消保委公布的上海特許經營消費調查與評議報告中指出,上海預付費卡或充值會員卡所涉及的資金可能超過百億元,11.6%消費者曾與商家出現過糾紛現象。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發卡企業而言,發預付卡有提前鎖定消費群和明顯的短期免息融資效益,還能加速現金流周轉,就好比提前“套現”。據市商務委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348家備案企業覆蓋2100多個網點,共發卡張數3143萬張,發卡總額為106.5億元。美容美發等居民服務行業發卡企業多但納入政府備案的企業少,“不在管”讓美容美發行業成為預付卡投訴的重災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