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智慧農業帶來“綠色革命”

作者:何去非
來源:杭州日報
日期:2015-07-27 09:38:21
摘要:去年,市農業局等部門投入了200萬元的扶持資金,在經濟作物種植、生態健康養殖等領域擇優建設了3個智慧農業示范區和8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日前,市農業局出臺了《2015年杭州智慧農業建設專項資金管理實施方案》,繼續加大對智慧農業的扶持力度,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近500萬元。

  去年,市農業局等部門投入了200萬元的扶持資金,在經濟作物種植、生態健康養殖等領域擇優建設了3個智慧農業示范區和8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日前,市農業局出臺了《2015年杭州智慧農業建設專項資金管理實施方案》,繼續加大對智慧農業的扶持力度,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近500萬元。

  申報

  指南

  凡是符合條件的農業企業,可向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咨詢申報事宜,9月底前通過驗收認定即可獲得相應資助。今年,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近500萬元,將根據農業企業智慧應用的具體實施情況,對其中的3個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和1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扶持資助。

  改造后的農場5000平方米配置1個工人

  樣本

  一邊與荷蘭的機械公司確認智能化環境控制系統修改方案,一邊向農業主管部門申請2015年杭州智慧農業專項資金扶持項目,金色池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偉祥這幾天很忙碌。

  在金色池塘喬司花卉生產基地,農業智能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上萬平方米的紅掌種植溫室大棚里,幾乎看不見工作人員的身影,大型通風濕簾設備會根據棚內溫度和濕度的高低進行自動調節;大棚過道上,是一臺臺排列整齊的原水凈化器,澆灌花卉的水源經過這些凈化器的過濾純凈到幾乎可以直飲……

  可這并沒有讓胡偉祥感到滿足,他想讓農場變得更“工廠化”一些。按照計劃,到明年年初,基地三期將全部實施溫室內部的智能化環境控制系統、全自動智能化上盆系統、潮汐式灌溉系統的綜合運用。

  “我們現在的生產方式是"人動花不動"。智能化設備全部安裝到位后,就是"花動人不動"。所有的花卉移動、澆灌、施肥等流程全部可以依靠苗床自動平移系統、機械手等智能化設備實現。”胡偉祥說。

  很少有人知道,幾句看似輕描淡寫介紹的背后,投入的資金量高達兩千多萬元。

  這并不是胡偉祥的第一次轉型——他是鮮花連鎖店“天堂鳥”的老板。2006年,鮮花生意正火爆時,胡偉祥看準花卉種植的市場前景,開始著手種植蝴蝶蘭和紅掌。不到10年的發展,金色池塘年可銷售蝴蝶蘭50萬盆和紅掌100萬盆,并成為江浙滬地區最大的紅掌生產和銷售商。“如果我今天不進行智慧化更新,三五年后,一定會后悔,那個時候再想更新就沒有機會了。”

  大手筆的投入到底能換來什么?決定轉型前,他曾仔細核算過投入和收益。

  據測算,智能化操作系統上馬后,農場將實現從改造前1000平方米/人的人員配置調整到5000平方米/人,節約勞動力80%以上;而潮汐灌溉的水肥回收系統,則使得90%的灌溉用水和80%的肥料得到收集再利用,在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

  除了以上原因,真正讓胡偉祥下定決心進行技術改造的,是杭州近兩年大力扶持智慧農業的優惠政策和農業智慧化后帶來的產品升級。

  “很多現代農業企業都申請了杭州智慧農業專項扶持資金,這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更是對農業生產經營者的一種導向和鼓勵,讓我們有信心不斷發展壯大企業。”胡偉祥說。

  力爭成為長三角地區智慧農業發展先行區

  解讀

  對新設備改造投注了巨大希望的不僅僅是胡偉祥。

  近幾年來,杭州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像金色池塘一樣做好轉型升級的文章。

  “提升設施智慧化水平,不僅能給現代農業企業帶來明顯的提質增效,而且還能為他們的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奠定基礎。這是我們鼓勵有條件的農業企業積極向智慧化轉型的關鍵所在。”市農業局產業信息處副處長馮莉說。

  日前,市農業局新出臺《2015年杭州智慧農業建設專項資金管理實施方案》,繼續加大對智慧農業的扶持力度。方案明確:

  杭州市轄區內的涉農企事業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形成先進適用的物聯網應用模式的,可申請認定為市級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

  在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內集成應用物聯網技術、無線通訊與網絡技術、自動控制與輔助決策支持技術,達到合理使用農業資源、降低成本、提高農產品品質目的的,可申請認定為市級智慧農業示范園區。

  “我們希望通過政策扶持引領,進一步有序推進我市農業生產、監管等領域的智慧應用,提升我市農業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到2017年,希望能建成30個左右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6個左右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力爭打造1-2個標桿性智慧農業示范園區,成為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智慧農業發展的先行區。”市農業局總農藝師屠國興說。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