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大降,英國制造業未來如何

雖然最近有關英國制造業的流言四起,但實際上,英國制造業始終堅挺并表現良好。英國制造業當前以11%的總附加值和54%的總出口額,排名全球制造業第十一位。然而,這些數據也并不能說明英國制造業沒有衰退。英國制造業在2006年的時候還排名全球第六位,為什么現在排名卻下降了呢?
英國制造業是否真的衰退
回溯到上世紀70年代,英國總附加值的25%來自于制造業。這個數據也是英國制造業近年來地位下降的鐵證,但是這也不能說明英國制造業現在的表現差強人意。總之,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一項調查表明,英國制造業較之1948年擴大了1.4%。
英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經濟師Joe·Grice解釋了引起這一現象的原因:技能更熟練的技工;從制造低生產力產品變成制造高生產力產品;IT產業的發展;加大在研發上的投資;更加一體化的全球經濟。
當前英國有260萬人就職于制造業,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英國制造業的薪資水平也在不斷上漲。根據英國制造業雇主聯盟的統計,英國制造業的薪水比英國平均水平高13%。
英國制造業中表現最好的分支產業是航空業,全球排名第二位。英國汽車產業也表現良好。英國汽車制造業聯盟稱,有15%的消費者選擇購買英國制造的汽車。2015年前6個月,英國制造的新車銷售量增長了7%。
但是,如果英國制造業的表現那么好,為什么英國制造業的全球排名在這些年反而會下降?一個大原因是整個經濟在衰退。另一個原因則是某些產業不再屬于制造業,比如清潔服務、餐飲服務產業以及樓宇服務業等。
最強競爭對手如何領先
毫無疑問,中國制造業現在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造業活動的22%。中國于2010年超越了美國,現在美國制造業僅占全球制造業活動的17%。
盡管中國的制造業的優勢已經很強,但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還是決定要加速制造業的發展——從而取代一次性發展所有產業的發展模式。中國制造業特定的發展區域也被制定——就是東部沿海地區。中國利用了自己的優勢,所以制造業發展顯著。
盡管德國經濟還處于衰退階段,但他們還是能享受由制造業帶來的勝利果實。德國經濟的22%來源于制造業,其制造業的規模在全球排名第四位。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疲于應付亞洲的廉價競爭,但是德國卻能在這樣的局勢下增加對華以及對亞洲的出口量。
雖然這看起來讓人匪夷所思,但是德國畢竟是一個高度管制、高薪金的強大經濟體。盡管德國擁有很多大型跨國企業,比如BMW、西門子和大眾,但是除去這些跨國企業,中小企業在德國制造業也因德國強大的經濟基礎而取得成功。
這些中小企業避開了競爭激烈的大眾市場;取而代之的是進入制造高品質、為消費者帶來超凡體驗的高新產品市場。所以,德國產品才能賣出高價,并增加對外出口量。
不論中國還是德國都在利用其優勢發展制造業,而這兩個國家也都獲得了成功。
英國制造業將會怎樣發展
盡管英國制造業近年來已經得到了發展,但是如果繼續將英國的優勢發揚光大,將會為英國制造業帶來更多的利益。
當前,英國處于貿易逆差形勢,這影響到了英國與其他國家的總國家收支數字。這種貿易逆差情況可以通過振興制造業來減緩,但是英國要如何振興制造業?
全球制造業活動模式正在改變:“服務型產品”當前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要比以前大得多,生產環保產品越來越受到關注;定制化產品領域的競爭則要小得多。
而且,現在一件產品很難在同一個國度內完成設計到制成成品的整個流程,一件產品從設計到制造分布在不同國家內進行是當前趨勢。
英國需要關注這些改變,但其實英國制造業在21世紀也是順利前行的。英國有技能熟練的技工;學術研究和教育質量也是英國兩股極強的競爭力。英國還有為數眾多、創新型的中型企業。
中國最近才剛剛經歷過快速發展,其制造業可能會放緩步伐。中國人工工資現在已經開始上揚,而且其制造業對環境的影響最終會成為巨大的問題。
新興市場國家并不希望看到類似以往那種它們在全球制造業中所占份額大幅增加。這對英國這類發達國家來說,倒是個好消息。
企業也需要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融合實用知識,以此來促進制造業的利潤率。
文中所有的提議都需要花時間實踐,但是如果英國想要跟上其他國家發展的步伐,就要像中國那樣不斷進行嘗試,并走在其他國家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