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將消亡?三十年太久 移動支付只爭朝夕

不久前,移動支付網微信公眾平臺發起了一個有關“現金和實體卡消亡”的投票,投票結果顯示,其中58%選擇了會,同意新的電子支付將取代傳統的 方式;另外有29%堅定的認為它們不會消亡。事實上小編在發起投票時,疏忽了時間的維度以及欠缺空間地域上的考慮,這樣導致了無論是同意還是反對,都會走 向兩個極端。因為這個問題,PbocPub枇杷樹金融卡俱樂部微信群(歡迎各位加入)的群友們又進行了一陣辯論。一方面小編為此懊惱無比,另一方面也樂見 各位業內人士的討論和意見。在采訪了更多業內人士之后,在此也算做一個總(liao)結(duan)吧。
幾十年內現金和實體卡都不會消亡
首先,金融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由于支付轉賬需求的存在和金融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在可預見的二三十年 里,實體卡不會消失,甚至現金也不會消失。中國銀聯戰略發展部余海春認為,人們對于支付和資金轉移的需求長期存在,其背后需要一個賬戶進行支撐,在二三十 年里這個賬戶的載體還是實體卡,可能卡片是以異形的方式與其他載體或終端結合存在。金融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也可以說是跨境支付需求的存在。世界那么大,各 個國家和地區金融和支付的發展水平肯定是不一樣的,當我們想要去世界看看的時候,那么現金和實體卡還是得有。
  
其次,現金的功能超越了支付。知名博主智能卡技術也認為在當下這一批支付從業者退休之前,也就是三四十年 內,實體卡和現金都是不會消失的。他向移動支付網解釋道:“首先是現金,它的功能并非只是支付這么簡單,它和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密不可分,在未來的這一段 時間內還不存在對現有的政治經濟秩序發生顛覆性革命的可能。至于實體卡則很有可能向功能更強大的超級智能卡方向發展,比如卡式計算機等。實體卡依然會是最 簡單最便捷的支付手段。在這一期間各種新興的支付手段會層出不窮,其中某些支付手段也會變得流行,但這都不足以讓實體卡在未來的三四十年內消失。”
到目前為止,現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現金的持有量仍在持續性增長。盡管這個測量結果都不包括本國以外的現金持有量,但這個理論還是被經濟學 家們公認的。一旦現金不存在了或不流通了,我們還可能遇上一種零利率或者負利率問題,這種情況意味著個人的電子貨幣是在每時每刻減少的。所以未來甚至在當 下,實現“可以不用”現金是非常樂觀的,但并不意味著“不能用”現金。
   
此外,“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因為就當前看來,無論是技術還是用戶需求,無卡服務都不能很好解決電子支付的第一核心問題:安全。很多移動支付的方式打著便捷的旗號對傳統支付發起了挑戰,但往往也是由于便捷才造就了威脅。大數據時代下,核心數據的安全愈發重要和突出。
互聯網帶來的變化沖擊著現金和實體卡
鑒于移動支付在線上的成熟表現,線下的受理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市場拓展總監鄒重人非常果斷的表示:“非常同意現金和實 體卡消失的論斷”,他指出了現金消失兩個方面的壓力:一方面由于網絡支付和網上購物等線上交易的發展,貨品的交割不再依賴于現金;另一方面隨著線下受理環 境的改善,大額支付和小額快速支付都可以由銀行卡完成,人們不必再隨身攜帶現金。實體卡片的消失則是由于移動支付的沖擊,所有卡片的功能都可以通過手機實 現,并且有更好的用戶體驗。當人們習慣了用手機替代的時候,實體卡片也就隨之消亡了。
  
個人用戶趙偉杰站在普通用戶的角度,他也認為現金和實體卡會消失,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用戶的轉變是顯而易見的。他向移動支付網表示:“這些網絡移動支付對傳統的支付方式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用戶的習慣越來越向這些支付方式靠攏。”
電商和網上支付快速發展且有漸成主流的趨勢,現場支付的場景正在同步快速萎縮。老一輩信奉的所謂“一鋪養三代”已經不靈了,除了節假日大型商超 和街鋪已是一片門庭冷落車馬稀景象,尤其是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城市更為直接地感受到線下支付漸濃的寒流,對此可留意各地萬達廣場的業績及其轉型努力之種 種。根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去年就已達6萬億的規模,同比增速近4倍。
   
支付方式總是在不斷的進步,特別是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卡支付也不例外。實體卡的本質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賬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化的 深入,一些通用的終端加上一個軟件的功能,或者說一個通用的終端加上一個外置的設備,實現實體卡的功能都不是問題。清華大學教授鄭方說過,一旦身份和賬戶 的對應連接能夠被輕易的證明,那么實體卡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從這個發展的角度看,這天到來的時候那實體卡也算是消亡了。
面對趨勢,企業該如何應對?
實體卡企業的生存空間會不會就此被壓縮,在與德健智能總經理陳志杰對話中,她并沒有太多的擔憂。實際上,許多有一定規模的卡商已經在著手轉型。 陳志杰說,未來卡企業將在物聯網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智能卡會向更智能化的道路前進。現階段,實體卡則應該從個性化,用戶自定義的方向發展,為卡片增加更 多“增值”功能。
作為智能卡芯片代表企業之一的同方微電子又是如何看待未來發展對芯片商的影響呢?鄒重人向移動支付網表示:“無需擔憂,芯片商仍有廣闊的空間。 作為芯片廠商最首要的是明確自己的定位,例如同方微電子本身的定位就是提供安全和身份認證的芯片解決方案。無論是從現金到卡片,還是從卡片到移動支付,盡 管是不同技術手段的支付方式,但安全和身份識別是永恒的需求。應對趨勢的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引領趨勢,敢于打破自己賴以生存的舊技術舊體系。”
盡管互聯網給卡行業帶來了沖擊,但不可否認這也帶來了機遇,傳統卡企業如何利用這個機遇從行業的身后走到前臺,讓人期待。只是一旦無法應對這種 趨勢的變化,也難免唏噓。余海春對移動支付網表示,新的技術手段在代替原來的技術方式,新產品會代替舊產品,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進行洗牌,卡行業當然也不 例外。至于誰去誰留,余海春認為領先的卡商和芯片商由于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面對這種變化問題是不大的。
結語
從馬明哲先生說的十年之內一半的現金和信用卡會消失開始,這個話題不斷的被提起,然而似乎每次都得不到答案,這個問題變得跟“有無外星人”一樣 神奇。事實上,小編在投票的時候選擇了不同意,盡管我已經一個月沒有使用現金和實體卡片了。當時沒有考慮太多,想到的是相比于刷手機,刷卡更有“范”,而 一張張現金的即視感往往讓我無法自拔,即使未來不是主流了我也不希望它們消失。后來看了諸位的回答越想越深入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已經上升到歷史、哲學的 高度,再糾結下去也沒有意義。
總的來說,現金和實體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消亡,目前也只是有這樣一個減少趨勢的而已。如果非得給這個過程加上一個期限的話,可能是三五十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