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創新惠及民生 銀聯開啟“芯”支付時代
圖為:市民張女士用手機體驗銀聯“云閃付”,5秒鐘購買到一杯可樂

圖為:金融IC卡在成都的公共交通領域已實現全覆蓋,實現一卡多用。
點亮手機屏幕,將手機靠近POS終端感應區,在POS機上輸入實體卡交易密碼,整個過程僅用了5秒鐘,市民張女士用手機通過中國銀聯“云閃付”完成了整個消費支付過程,在快餐店成功購買一杯可樂,而市民王先生則用綁定銀行卡的電子手環靠近POS機終端感應區,輸入交易密碼后,購買到一支甜筒。
15日,“智慧芯·銀聯行”金融IC卡移動支付創新媒體體驗行活動在四川成都舉辦,共同探尋金融IC卡惠民應用及金融IC卡移動支付創新的最新成果,身處“互聯網+”的浪潮下,銀聯金融IC卡已邁步進入“支付+消費+生活”的“芯”時代。
近年來,金融IC卡作為芯片化遷移的重要載體,憑借更高便捷性與安全性,正在逐步取代磁條卡,成為國民辦卡、用卡的首選。2015年,銀聯金融IC卡引來了爆發式發展,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行18.83億張,新增發卡量連續3個季度超過2億張,發卡速度持續加快,預計發卡量已超過20億張。
“目前,成都全市銀行的ATM改造率已經達到了85.7%,POS的改造率已經達到了92.9%。”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科技處副處長張文軍表示,當前,四川省金融IC卡發卡量已經突破1億張,并應用在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金融IC卡在成都金沙,周邊的阿壩、黃龍、劍門關等旅游景區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無論是工業品下鄉,還是農產品進城,都需要打通金融薄弱環節。”據成都市商委副主任張金泉介紹,成都作為“移動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試點”城市,從2010年開始就和銀聯展開IC卡移動支付合作,2013年在成都購物節期間全面鼓勵刷卡消費,營造全社會便利消費氛圍。“目前金融IC卡在成都的公交、地鐵、出租等公共交通領域已全面實現應用,成都輕軌、機場高速和交警手持終端均可受理。”
事實上,金融IC卡的普及帶來的不僅是便利與實惠,其安全作用也逐漸顯現。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銀行卡總欺詐率為萬分之2.03,信用卡欺詐損失率為萬分之0.12,均處于全球各國最低水平。
目前,全國銀聯“閃付”受理終端已超過600萬臺,非接受理流程正在加速優化,收銀員培訓正在不斷加強。
“未來,金融IC卡在成都的覆蓋范圍會越來越廣,應用場景也會越來越多。”據中國銀聯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劉國祥介紹,在鞏固公交、地鐵、出租等公共交通行業應用的基礎上,將著力加快非接觸金融IC卡受理環境建設,在成都市打造錦里、連鎖超市等多個非接觸示范商圈,做實公共交通行業,逐步擴大金融IC卡在高速公路收費、路面停車等行業的應用,適時加載醫療衛生、教育、民政、財稅等相關政府服務功能不斷推進公用事業繳費、菜市場等民生領域用金融IC卡,規劃建設四川省金融IC卡省級多應用平臺,實現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當天,還增添了豐富的金融IC卡體驗活動,讓不少市民親身感受到移動“芯”支付時代帶來的便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