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漫畫聊一聊|各國政府對區塊鏈都持何種態度?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新浪科技
日期:2016-08-01 09:29:48
摘要:我們漫畫聊區塊鏈又雙叒叕來了。
關鍵詞:區塊鏈

  我們漫畫聊區塊鏈又雙叒叕來了。

  本期主要是聊一下自比特幣誕生以來,主流國家政府對比特幣乃至對其底層的技術——區塊鏈的態度變化。 


  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文不值到最高點的8000元人民幣,一路走來,價格波動飽受爭議。

  有些國家視比特幣為洪水猛獸,拒之門外;而有些國家則開門揖客;其余的大都持觀望態度。

  究其原因,需要從比特幣自身出發,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這意味著它不能被某個國家或團體所掌控,這對于某些本國貨幣強勢的國家來說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有的國家雖然一向不看好比特幣,但是對比特幣所用的區塊鏈技術的立場反差卻很大。接下來我們將從比特幣時代和后比特幣時代兩個階段分別來看。

  比特幣時代——游走在法律邊緣

  一、支持國


  1、德國:世界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

  2013年8月,德國宣布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并已納入國家監管體系。德國是世界上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

  德國政府表示,比特幣可以當作私人貨幣和貨幣單位,比特幣個人使用一年內免稅,但是進行商業用途需要征稅。

  2、美國:將比特幣歸類為“商品”

  各州的2014年6月,加州州長簽署的AB—129法案指出,包括數字貨幣、積分、優惠券在內的美元替代品為合法貨幣;而紐約則對數字貨幣比較嚴格,12月18日將虛擬貨幣管理和比特幣牌照相關法規編入《紐約金融服務法律法規》,開始實施對比特幣的監管。

  2015年1月26日,紐交所入股的Coinbase,獲批成立比特幣交易所,美國以紐約州為代表的比特幣監管立法進程初步完成。2015年6月,紐約金融服務部門發布了最終版本的數字貨幣公司監管框架BitLicense.

  3、英國:對比特幣態度積極

  2014年11月,英國財政部官員申明“數字貨幣以及數字貨幣交易所現在是不受英國監管的。”

  2015年3月,財政部發布數字貨幣相關報告,建議反洗錢法規將適用于英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英國財政部將在會議中商議數字貨幣的監管模式,政府將與英國標準協會(BIS )以及數字貨幣行業共同制定一個“最佳”的監管框架。

  此外,英國政府增加1000萬英鎊經費用于研究數字貨幣。

  4、日本:定義比特幣為資產

  2014年3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禁止銀行和證券公司從事比特幣業務,但對比特幣作出定性,并不采取對比特幣交易的監管措施,同時對比特幣購買的消費稅征稅上采取了靈活有彈性的政策。

  2014年6月,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表示,決定暫時不監管比特幣。

  2015年8月,Mt.Gox首席執行官被捕,日本政府考慮比特幣監管事宜。

  2016年5月,日本首次批準數字貨幣監管法案,并定義為財產。

  5、加拿大: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

  2013年12月,世界上首個比特幣ATM機在溫哥華投入使用。很多美國本土的比特幣創業者,由于美國國內不同州的法律監管問題,選擇搬遷到加拿大創業。

  6、法國:比特幣交易并不違法,但要謹慎投資

  法國金融情報機構在2011年的年度報告中,涉及到了比特幣的使用案例,事實上是承認比特幣使用的完全合法性,即利用比特幣避開歐元區和使用美元的非歐元區的外匯兌換和轉賬的相關費用。

  對于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法國政府則警告用戶謹慎投資。

  二、反對國 


  1、泰國:首個封殺比特幣的國家

  在泰國外匯管理和政策部看來,以下活動均視為違法:買賣比特幣、用比特幣買賣任何商品或服務、與泰國境外的任何人存在比特幣的往來。

  泰國是全球范圍內第一個封殺比特幣的國家。

  2、中國:不具有貨幣屬性,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

  2013年12月5日,中國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認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因此并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同時禁止金融機構提供比特幣交易服務。

  此通知一經發布,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跌,跌幅近50%。

  3、俄羅斯:對比特幣持強硬態度

  2014年2月,俄羅斯總檢查長辦公室發表聲明,宣布在俄羅斯境內不得使用比特幣。

  2014年8月,俄羅斯發布法案草案,提到了一系列的行政罰款,包括企業和公民發行創建或故意傳播有關數字貨幣的制作或操作信息等。

  2015年3月,俄羅斯副財政部長Alexei Moiseev發表最新聲明,俄政府將執行去年八月份頒布的比特幣禁令。

  4、韓國:拒絕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

  韓國政府認為比特幣不是真正的投資,不會對比特幣征收資本所得稅,因為這將會增加虛擬貨幣的合法性。

  5、荷蘭:警告比特幣風險

  荷蘭政府發布聲明警告比特幣風險,質疑比特幣存儲無保障,不是由政府和央行發行。此聲明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

  后比特幣時代——對區塊鏈持開放態度 


  1、歐洲議會:對新技術持開放態度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把加密數字貨幣放在快速發展目標領域的首位,這項舉措推動了各個機構針對數字貨幣的政策研究。

  4月18-21日,歐洲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論壇(EDCAB)為歐盟議會的政策制定者舉辦了一個集中討論區塊鏈的“博覽會”。

  同時,歐洲中央銀行對新技術持開放態度,表示歐洲央行計劃對區塊鏈和分類賬簿技術與支付、證券托管以及抵押等銀行業務的相關性進行評估。

  2、迪拜:建立全球區塊鏈委員會

  該委員會于2016年初成立,目前擁有超過30個成員。包括政府實體(智能迪拜辦事處、迪拜智能政府、迪拜多商品交易中心(DMCC)、國際公司(思科、IBM、SAP、微軟)以及區塊鏈創業公司(BitOasis、 Kraken 以及YellowPay))。

  2016年5月30日,迪拜全球區塊鏈委員會(GBC)舉行了2016年行業主題會議,公布了7個新的區塊鏈概念驗證。包括:醫療記錄、保障珠寶交易、所有權轉讓、企業注冊、數字遺囑、旅游業管理、改善貨運。

  3、韓國:自上而下地進行區塊鏈創新

  2015年年底,韓國新韓銀行參與區塊鏈企業的融資。

  2016年2月,韓國央行在報告中提出鼓勵探索區塊鏈技術。

  同月,韓國唯一的證券交易所Korea Exchange(KRX)宣布正在開發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平臺。

  4、俄羅斯:態度由強硬趨于緩和 


  俄羅斯一向對比特幣采取強硬態度,但近來有所改觀。

  2016年初,俄央行開始考慮合法化比特幣和監管比特幣交易,尤其是P2P交易和個人業務托管,

  5、澳大利亞:多領域探索區塊鏈技術

  2015年年底,澳洲證券交易所(ASX)(澳大利亞最大的交易所)正考慮申請區塊鏈技術以提高其交易系統,作為其清算和結算系統的替代品。

  2016年3月,據媒體報道澳大利亞郵政(Australia Post)(國內最大的快遞服務公司),目前開始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身份識別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澳大利亞也被應用于政治領域。一個新政黨Flux正在試圖利用區塊鏈技術改寫政治通貨制度。

  6、美國:巨頭布局 


  2015年年底,各大金融機構都加大了區塊鏈技術研究力度。IBM、JP摩根、倫敦證券交易所和富國銀行宣布了一個開放分類項目,這個新的聯盟將幫助企業更輕松地建立他們自己的區塊鏈技術。

  2015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Overstock公司通過比特幣區塊鏈發行自己公司的股票。

  除了金融機構之外,硅谷的科技巨頭紛紛行動。IBM推出了“開放賬本項目”(Open Ledger Project),開發企業級的區塊鏈軟件結構,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商用;微軟利用Azure平臺,為用戶提供“區塊鏈即服務”(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Intel也發布了用來搭建、部署和運行分布式賬本的高效模塊化平臺SawtoothLake。

  政府機構也在布局,2016年6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對6家致力于政府區塊鏈應用開發的公司補貼發放補貼,以便讓企業研究政府的數據分析、連接設備和區塊鏈。

  7、中國:行業聯盟迅速興起

  從政府部門來看, 2016年2月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數字貨幣必須由央行發行,區塊鏈是可選的技術。此前,央行還召開了數字貨幣研討會。

  從行業角度來看,一批行業聯盟正在建立起來。

  2015年12月,區塊鏈研究聯盟、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成立;2016年1月,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2月,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成立;4月,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宣布成立。

  從企業角度來看,陸陸續續涌現了很多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創業公司。

  8、英國:鼓勵對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研究

  2016年1月19日,英國政府發布了長達88頁的《分布式賬本技術:超越區塊鏈》白皮書。英國政府認為,政府參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網絡的立法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鼓勵對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研究。英國政府正在積極評估區塊鏈技術的潛力,考慮將它用于減少金融欺詐,降低成本。

  此外,英國政府計劃開發能夠在政府和公共機構之間使用的應用系統。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Walport和他的研究小組,將協作把分布式賬本技術集成到政府管理中,保障政府的隱私和安全。

  如何辨別新技術是炒作還是真的可行

  針對數年間持續反復漲跌的現象,倫敦的核心開發成員埃米爾-塔吉(Amir Taaki)引用了業界熟知的炒作周期(Hype Cycle)來加以解釋:“你可以說,比特幣遵循了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炒作周期’(Hype Cycle)規律。這里指的是一種技術從被采用到成熟的理論曲線。這個周期分為技術萌芽期、然后經歷過熱期、理想破滅谷底期、復蘇期和生產力平穩期等四個階段。”


  《2015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Gartner2016年初發布了《2015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評估了112個領域超過2000項新興技術的市場類型、成熟度、商業應用及未來發展。

  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比特幣所代表的加密貨幣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逐漸從2014年炒作的頂峰期跌落到理想破滅的低谷。

  報告中列出的值得關注的技術中就包含虛擬現實、機器學習、加密貨幣與交換等技術,并稱這些技術將在未來5—10年內進入高峰期。

  與2014年相比,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屬新增技術,依據主要是進一步貼近數字化商業的發展。

  在2015年度曲線上,大量技術與移動交互技術相關,包括:虛擬個人助理、神經商業、數字化辦公、智能顧問、自我實現的高級分析、虛擬貨幣及交易平臺等。

  需要明確的是,不同的群體在接納新技術上面的所需時間也會不同。技術愛好者構成了早期市場,而保守主義者構成后續的主流市場。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