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網易獨特的創新機制,能否讓網易云成為一匹黑馬?

作者:寧川
來源:云科技時代
日期:2016-11-29 09:42:53
摘要:2016年11月10日,網易發布了2016年Q3財報,其中凈收入9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1%,凈利潤為27.4億元,同比增長45.6%,而同期的百度Q3財報顯示總營收首次出現下滑,阿里Q3的凈利潤也下降59%。當然,百度和阿里的總體市值仍然高于網易,但網易近年來神奇的股價表現背后,到底是什么樣的內在原因?
關鍵詞:網易云

  (上圖為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

  2016年11月10日,網易發布了2016年Q3財報,其中凈收入9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1%,凈利潤為27.4億元,同比增長45.6%,而同期的百度Q3財報顯示總營收首次出現下滑,阿里Q3的凈利潤也下降59%。當然,百度和阿里的總體市值仍然高于網易,但網易近年來神奇的股價表現背后,到底是什么樣的內在原因?

  2016年11月2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GITC 2016全球互聯網技術大會上,網易杭州研究院(以下簡稱網易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回顧了網易自1997年成立以來,特別是自2006年成立網易研究院以來的創新機制,以及網易研究院對于網易業務創新的貢獻,而網易杭州研究院最新的創新成果就是2016年9月正式對外發布的網易云。

  獨特的網易研究院

  網易研究院于2005年開始籌備,2006年正式成立。與其它企業研究院不同的是,網易研究院主要承擔了創新業務孵化器職能、網易互聯網公共技術平臺和技術體系職能,以及為網易互聯網應用提供運維保障職能。在不同的互聯網公司,這三大職能分別由不同的職能部門承擔,但在網易就把業務、平臺和后端這三部分全部歸到了網易研究院。

  在創新業務孵化器方面,網易研究院孵化出來的成果有網易云音樂、網易云課堂和中國大學MOOC等教育產品、網易云閱讀、博客、相冊等產品。在構建公共技術體系方面,網易研究院在過去10年里積累出了面向互聯網的七大技術體系:服務端的計算體系即云計算;前端的技術體系包括WEB、PC和移動端;信息安全技術體系;運維保障體系;質量保障體系;大數據體系;人工智能體系等。

  網易研究院在10年間實現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在很多技術研發方向都是早期進入者,或是把某項技術做到業界最佳水平。其中包括:2006年構建了最基礎的海量數據管理平臺,包括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文件系統以及分布式檢索系統;2007年自主研發了類似于Hadoop的并行計算系統;2008年,研發了針對互聯網的高性能MySQL存儲引擎,這是在MySQL內核級的研發;2010年,在國內首次用大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的方式解決了網易郵箱反垃圾問題,效果比當時的Gmail還要好;2012年,網易郵箱推出人臉登錄功能。

  2012年開始 ,網易研究院開始構建網易的虛擬私有化平臺;2014年,網易研究院自主研發了基于深度學習的語音識別技術,并針對網易游戲做了大量優化,是游戲領域語音識別效果最好的技術;2015年,95%的網易業務上到了網易私有云平臺,整個網易集團業務云化的比例非常高,同時推出了首款云服務網易云信;2016年進一步推出了7大公有云產品。

  對標谷歌研究院

  網易研究院目前有1700多人,其中超過80%是研發人員,而在2006年成立的時候只有不到50人。目前網易研究院在創新、平臺和服務三個方面的人員比例約為40%、50%和5%。汪源介紹說,網易研究院在2006年成立,主要參考了谷歌研究院,因為谷歌研究院更加貼近工程性和業務性,與具體的實踐貼合更近,這也是網易研究院的定位。

  2006年網易研究院成立時,就制定了研究院的創新機制也就是創新渠道,核心要點是任何人都能提出創業項目,研究院有一個虛擬評審組織負責評審。如何可以立項,那么項目提出者就能成為項目負責人。在過去10年間,在網易有大量項目是由基層管理者到中層管理者提出的,特別是經理到總監提出的項目最多,因為他們最貼近市場和用戶需求。

  其次是創新的激勵機制。早期網易的創業項目立項后可獲得資源支持,后來就允許項目成為獨立業務實體、獨立融資,再后來進一步重視核心技術人員的專利,可以兌換成創新業務子公司的股份,希望以此激發有核心技術實力的專利和技術創新。對于新業務的創新孵化,網易研究院會給3-5年的窗口期,期間也允許外部融資。當然,在3-5年前提出的創業項目還都是以網易內部需求為主,但近兩年以來的一些項目則從立項一開始就確立了對外的性質。

  汪源說,在過去10年來說,網易研究院先打開了一個很寬的“口子”,隨后把成果的激勵效應不斷放大。網易云也是在這樣的創新機制下誕生的,目前網易云作為一個整體業務看待,因為強調不同云產品之間的關聯性與協作性,但類似于七魚客服云這樣獨立性強的云服務也有可能單獨成立公司。

  在網易整體公司層面,則維持一個“聯邦制”的不成文運營機制。汪源介紹說,網易內部幾大業務部門都相對獨立,自主性非常高,也很少會有來自高層的直接干預。因此,在國內所有互聯網公司中,網易的事業部是最強、最獨立的業務單元。而網易云目前的七大產品之間也可以看成是小聯邦制,看哪個產品能先占領市場就會加大投入,并為其它云產品帶動流量。

  正因為“聯邦制”,網易各部門才能維持高效的技術創新水平。那么,如何看待網易不同業務之間以及不斷技術創新的關聯性呢?“比如手機打開第一屏都是網易的應用,這就是最強的關聯性。”汪源說。

  云計算市場,來晚了?

  為什么網易到2015年才開始進入云計算市場?汪源表示,網易其實一直在觀察云計算市場,同時網易內部技術也不斷打磨,2015年時這兩個方面恰好都成熟了。網易在2014年打通了云計算的產品、市場、培訓、支撐、服務保障和運維,于是在2015年做出決定進入云計算市場。

  網易云市場總監張波表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網易文化就是8個字——穩建、務實、厚積薄發。因此網易進入云計算是等市場、技術等都比較成熟后再切入,一旦進入就決心要做成功。2016年9月20日網易云發布會,丁磊在宣傳片中站臺,表示了網易公司的決心。而在云計算方面,網易投入了長期的技術研究、人員和技術積累,并預計投入幾十個億資金。

  網易云帶給市場的價值是通過產品解決方案(云服務)+知識體系(課程和培訓服務)+技術服務(專家多對1服務)三個層面的輸出。隨著網易云的整體推出,網易研究院推出了面向云計算的完整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涵蓋前臺開發、后臺開發、技術支撐、產品設計、云計算技術等,主要面向架構師、開發者、運維人員、運營人員。

  張波強調,網易云從2016年下半年才開始大力推廣,這并不是為了吸引眼球。當前云廠商提供基礎設施和計算能力,相當于提供了水和面包等基礎,但網易云產品、知識體系和服務體系的輸出,特別是互聯網成功經驗體系,是為了幫助客戶成為各自領域的優秀者。按照丁磊的話,就是“解放全國千千萬萬的程序員”。因此,網易云推出的都是PaaS開發者云服務。這與市場上其它云廠商之間也形成了良性差異化,例如從客戶角度來看阿里云和網易云也是互補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網易云的自動化運維水平非常高,因為網易研究院僅有5%的人在從事運維服務工作。汪源介紹說,網易自成立以來就十分注意提升人均運維效率。2008-2009年,網易研究院完成了第一代自動化運維平臺,2013-2014年迭代升級到第二代。網易IT運維特色是完整的分級運維方法論,也就是技術架構與運維級別相對應,做到恰到好處的運維。此外,在運維平臺開發上,網易設計了典型運維任務的完成效率,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逐漸集成了運維、HR、協作溝通等功能,把項目管理、業務指標等掛鉤考慮,從而達到真正良好的運維效率,這就是第三自動化運維與協作平臺。

  隨著2016年9月20日網易云整體品牌的推出,網易云將在2017年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張波說網易云在12月就將在杭州舉辦首屆合作伙伴大會,拓展SI、ISV、VAR等傳統軟件生態圈。而在2017年,網易云還將針對創業者生態,選擇北上廣之外的十個經濟與互聯網發展比較好的二線城市,打造網易云雙創基礎,為入駐的創業公司提供云計算大數據產品、教育和知識體系、辦公場所和資金支持等。在雙創基地以外的地方,則通過易聚創客平臺服務創業生態。

  展望未來,張波表示:“網易云要在未來三到五年進入云計算第一陣營。雖然與阿里云同在杭州,但我們沒有競爭壓力。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只要展開良性競爭,都有可能成功。”汪源則說:“云的創新,還在繼續。云計算市場,才剛剛開始。”

  有鑒于網易獨特的創新機制以及獨特的云產品定位,雖然網易云是晚來者,但或許有可能成為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