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海爾COSMOPlat成為國家樣板

作者:田娟
來源:家電消費網
日期:2017-03-14 10:24:55
摘要:剛剛結束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上,海爾將行業首條依托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的大規模定制示范線進行了展示并供體驗。這引發了來自中國、德國、墨西哥等國客商...
關鍵詞:智能家電

  

  剛剛結束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上,海爾將行業首條依托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的大規模定制示范線進行了展示并供體驗。這引發了來自中國、德國、墨西哥等國客商的廣泛關注。來自德國最大電器連鎖渠道的M客戶對海爾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模定制模式表示大為驚嘆和欽佩。他認為海爾能做到全流程可視化、無縫化、透明化的用戶體驗室真正的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服務。

  而就在不久前,海爾的COSMOPlat寫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這也意味著海爾的COSMOPlat已成為國家樣板,將加快促進中國工業體系的社會化開放。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不靠西門子,不靠GE,海爾證明了中國人自己也能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

  定制、互聯、生態 海爾COSMOPlat受全球“點贊”

  海爾COSMOPlat是海爾在打造互聯工廠的實踐中,逐步構建的一個開放共享的生態體系。該平臺定位于面向智能制造為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最終打造成一個中國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實現了工業社會化的轉型,通過平臺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隨著其社會化進程的不斷演進,COSMOPlat獲得了多項榮譽:2016年9月,海爾COSMO Plat被寫入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2017年2月,海爾COSMOPlat被寫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2017年3月,海爾COSMOPlat被寫入國家《信息物理系統白皮書》。

  海爾COSMOPlat也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肯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培根,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認為海COMSOPlat引領了社會潮流,為行業成功輸出了樣板;德國電工委員會主席Roland Bent則表示海爾COMSOPlat的探索對中國其他企業來說是個榜樣;德國工程院院士庫恩高度肯定了COMSOPlat,認為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是全球工業領域的樣本。

  除此之外,海爾COSMOPlat還受到了國家及領導的關注和認可,2017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參觀海爾COSMOPlat后點評到:“我非常認可COSMO的3個特點。”即用戶全流程參與大規模定制體驗;全要素互聯互通;開放、共創、共贏的誠信生態。

  

  共創、共享、共贏 海爾COSMOPlat實現工業4.0的雙重革命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制造業進入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階段。對于全球家電產業來說,家電這種過去百年來一直大規模制造的工業品,如何在滿足個性化需求下實現大規模定制,成為各國進行工業4.0轉型探索的重要內容。目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相繼推出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全球工業制造業帶入了平臺競爭的時代。

  西方企業的工業4.0轉型聚焦在“物本”思維中,其核心是將所有的硬件包括設備、零配件、產品等數據化,推動工業操作系統的開發和推廣。事實上,“工業4.0”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設備的升級或單純的人工智能開發,而是需要硬件設備的背后用戶、員工、合作伙伴等的創新,所有的硬件設備都是為“人”來服務的,只有“人”才具有創造性,“物”是“人”發揮創造性的工具。因此,第四次工業革命不是單純的技術革命,更是一場管理的革命,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海爾首先進行的是管理操作系統的切換,通過“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將用戶、員工、合作伙伴都納入到企業創新體系中,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COSMOPlat。海爾COSMOPlat實際上是“人單合一”模式的落地實踐平臺,用戶、員工、合作伙伴等各方資源匯聚在這一平臺上,“以用戶為中心”更好地去創造用戶價值,

  海爾COSMOPlat作為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幫助和服務于我國各個企業,共同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從而實現我國在世界智能制造競爭中的有利地位,深刻改變未來國際產業分工與國際貿易競爭格局。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工業轉型的本質是工業開放給社會,海爾COSMOPlat把工業從生產線以及產業鏈兩個歷史性的工業主導空間中移出來,將工業置放于一個平臺化的生態系統當中,這個平臺生態系統實際就是工業的物聯網時代的倍增函數。隨著海爾COSMOPlat社會化的不斷推進,將加速我國智能制造的進程,在國際工業互聯網平臺競爭中盡快占據有利地位,樹立我國在工業4.0時代的全球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