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在智能照護的應用

1995年提出的物聯網概念,將互聯網、及不同的通訊管道與多元的各式信息感測設備,依照不同的通訊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將這應用于不同產業也奠定了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物聯網的應用很廣,透過云計算的支持,也更加速了物聯網市場的發展。
醫療產業的應用,除了具體提升醫療照護質量,更能加強醫院管理之效率。典型的信息通訊技術服務的提供者:在醫院建筑中設置相關感測設備與網絡 - 立即尋址系統、通訊系統、無線遠程傳輸等技術,可以精準地搜集醫療設備與裝置、藥物、環境、人員配置訊息等信息,透過Big DATA產出之有效的可應用結果,醫院經營管理者可以在醫、護、病三方,連動醫院內各部門、醫療設備、醫療機構等之間的有效率且安全的互動模式。
如果從院方的面向來看,如何加速達到醫療個人化(personalization)、預測(prediction)、預防(prevention) 之 4P 醫學的終極目標,院方本身的研究團隊也已透過物聯網與云端運算技術應用于醫療上甚或是執行中的研究應用。例如生理訊號量測貼片、云端血壓計 ……、等,透過設備開發、應用,再到醫院內進行臨床試驗之情境驗證。然而,現階段之物聯網發展是走向數字化后的各類醫療信息,借助物聯網的技術,能使有限醫療資源讓更多人共享,從目前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就可以看到未來,在家庭中進行健康信息的實時跟蹤,再透過有效的物聯網絡,就可以實現醫院對患者或者是亞健康病人的實時診斷與健康提醒,進而有效減少和控制病患的病情惡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想必,未來醫療也將會朝“移動化”應用邁進,如智能膠囊、智能護腕、智能健康檢測產品等將會廣泛被應用于醫療及民生照護環境中,借助智能手持終端和傳感器,有效地測量和傳輸健康數據。這樣的影響將不僅于醫療服務行業本身,上、中、下游的產業脈動直接觸動網絡供貨商、系統商、無線設備供貨商、電信運營商的利益關系軸,這樣的連動是否會影響通信產業的現有布局;也有利于智慧醫療產業的順利推動,當然,我們也都知道物聯網仍有其限制,例如資料搜集之正當與合理性、數據傳輸之安全與個人隱私等,皆是亟需解決之問題。我們期望未來在醫療環境及學術研究的配合之下,若能夠獲得企業體在軟硬件技術的支持,對于院方而言,可以得到服務的升級;對企業而言,可以得到場域的驗證。如此,不僅可帶動整體醫療與科技產業發展,更能提升醫療照護之質量,這都可以看到異業結合的具體效益之智能醫療及信息服務兩大產業,真正有利于人群的嶄新醫療資通訊的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