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退網,談何容易
一則關于2G正式退出臺灣電信市場的消息,吸引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據報道,臺灣地區于周六(7月8日)午夜正式終止2G無線網絡運行,除緊急呼叫外,電信運營商結束了其各自網絡上運行的所有蜂窩業務。
中國大陸的2G業務會不會退出呢?下面我們整理一下大家都關注的話題:
市場規模
據網絡的一些信息顯示,存量終端方面,中國聯通2016年上半年物聯網連接數總數已超過2000萬;截止2015年底中國移動物聯網終端數已超過6200萬,中國電信物聯網連接總數,2016年上半年連接數凈增超過300萬。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7年第2號)》中提到物聯網終端用戶達到1.14億戶。從上面的一些數字中可以看出,2G的數據業務在物聯網終端中占了有相當的比例。
雖然說隨著NB-IOT網絡的推進,2G退網的呼聲在國內也很大,但是就目前國內的應用現狀來說,2G退網,談何容易。而且,2G設備的適用周期很長,等到技術的自然迭代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出意外的話,2G網絡在國內還將存在很久。
2G業務
2G網絡除承載著傳統的語音業務之外,還有一些數據業務,如GPRS等。

在語音業務方面,目前運營商的語音業務還是在2G上,承載于4G 的VoLTE(Voice over LTE)業務還沒有發展起來,VoLTE不僅需要手機終端等設備的支持,也還需要網絡設備的改造和升級,而5G馬上又要來了,未來對5G的投資可能會更大。運營商2G退網仍需要時間。
在數據業務方面,2G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物聯網終端中,如遠程抄表、移動支付、物流、環境監測、資產跟蹤、公共安全等等。近年來,GPRS還應用到了共享單車中。GPRS仍然不斷地被應用到新的領域中。
GPRS存在的問題
GPRS模塊多是采用SIM卡的方式,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溫度和機械振動的影響,導致工作異?;蚪佑|不良等故障現象。而且,GPRS的功耗在一些以電池供電的應用中,功耗過大,電池壽命短。
未來發展
針對低功耗廣域物聯市場的需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低功耗廣域技術,如LoRa、NB-IoT、eMTC等,這為低功耗物聯應用提供了新的選擇。eSIM卡也開始應用中一些NB-IoT的產品中,如中國移動的M5310,未來eSIM的應用會越來越多。
雖然說隨著NB-IOT網絡的推進,2G退網的呼聲在國內也很大,但是就目前國內的應用現狀來說,2G退網,談何容易。
第一:中國國家面積大,網絡部署的地域差異十分巨大,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也就只有2G網絡能夠保證基本的通話需求。
第二:2G設備的適用周期很長,等到技術的自然迭代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出意外的話,2G網絡在國內還將存在很久。
2G業務自有其市場發展的空間,仍然會繼續發光發熱。2G網絡成熟、成本低,成熟的網絡也有著成熟的產業鏈支持。而新的LPWA技術在網絡建設和優化方面仍需要繼續發展、尚需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