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每年可讓資本市場節省500至600億美元

根據研究機構BIS Research的一項新報告指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每年可為KYC(Know Your Customer)/AML(Anti-Money Laundering)部門節省約60至80億美元的成本,為貿易融資節省約300至400億美元,為資本市場節省約500至600億美元。
BIS Research在近期的報告重點在于關注金融機構和區塊鏈技術供貨商可以利用的各種機會甚至由此產生的成本效益和價值。它強調了區塊鏈應用的關鍵驅動力和阻力以及主要市場參與者在該產業的角色。
在驅動力上,包括解決現在既有技術效率不彰所產生的需求,消費者在2008年之后的經濟衰退期間對金融服務市場愈來愈不信任的情況帶來的需求,以及潛在帶來多種利益,例如削減成本,消除中介,以及提高透明度和安全性等。
此外,來自金融巨頭聯合政府和中央銀行大力支持的財務推力,進而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在以往,金融機構在采用先進技術上一直是跑在前面的先鋒,因為唯有不斷提高效率才能夠在強烈競爭的環境下生存。
可是現今的金融業嚴重依賴重復過時和密集型紙張流程,導致大量延誤,并造成相當大的成本。而且,過度的中央集權化,使得機構對于抵抗變化反應變得遲鈍,所以容易受到系統故障和惡意攻擊。一旦采用區塊鏈,金融機構將可以消除一些危險,甚至為數十億在傳統金融服務被拒的人提供新的服務管道。
BIS Research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在基礎建設、信息科技、營運、第三方費用和管理人員成本方面,每年為金融機構節省400億美元。尤其借助去除中介并提高效率,將可節省交易與基礎建設成本高達50%以上。
例如:近期,七家歐洲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KBC,Natixis,荷蘭合作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選擇了利用IBM的技術在貿易融資領域創建區塊鏈,這將為區塊鏈產業的未來帶來關鍵性的轉變。因為這項合作是標志著金融服務中第一個在真實世界中采用區塊鏈技術的案例,這對于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的發展獲得一張寬廣大道。
總之,要真正邁入區塊鏈時代,金融機構仍需要大量投資與努力,甚至摧毀當前的基礎建設,才能夠真正讓區塊鏈發揮功效,現在就看企業有多少決心了。

表、采用區塊鏈在不同金融服務之好處比較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