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摩托裝標簽 被盜馬上知
政府投655萬建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 本地摩托車車主安裝免費

安裝電子標簽后,摩托車的行蹤就比較清楚了。
昨日,記者從中山市公安局獲悉,中山市公安局將在年內建設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系統采用企業與政府合作投資的模式進行建設,政府投入財政資金655萬元,采購電子標簽、手持尋車儀、物聯網數據卡,由企業負責投資建設RFID射頻感應器及系統平臺和手機APP,并且年內建設安裝不少于3000個感應器。中山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計劃,電子標簽將在今年首先以服務中山牌照摩托車為主,并對中山本地摩托車實行免費安裝,外地牌照摩托車暫時執行自費,具體的價格未定。
全市24個鎮區布點規劃已完成
目前,中山市摩托車在冊登記的約有32萬輛,加上外地車牌以及無號牌等摩托車,總數超過60萬輛。而涉摩托車盜搶案件近年來一直是治安防控的熱點、難點問題,也是影響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去年年底,在中山市公安局召開的推進2017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座談會上,中山市公安局在深入分析中山市涉摩托車案件特點,并結合當前技防發展方向以及外地市成功經驗,提出在中山建設推廣摩托車智能感知防盜系統。
據了解,中山市公安局高度重視摩托車智能防控系統建設,中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鄭澤暉指示要整體規劃建設,年內見實效,并成立了摩托車智能防控系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部署統籌全面工作。中山市公安局多次組織到肇慶廣寧等在用相關系統的地市實地考察,結合中山市實際,擬定了“試點先行帶動、分步驟全市覆蓋”的推廣策略,基本確立了RFID射頻感應器在全市全面有效覆蓋、電子標簽年內先集中攻堅本地籍摩托車、同時向其他領域推廣的工作思路。根據中山市各鎮區地理、治安、車輛等情況特點,經交叉論證和實地勘測,完成了全市24個鎮區RFID射頻感應器安裝的布點規劃。
政府投入財政資金655萬元
4月份以來,按照規劃,市公安局如期開始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試點建設,安裝了RFID射頻感應器118個,發放測試電子標簽30張。對硬件設備的穩定性,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報警信息的處理流程,手機APP功能,手持尋車儀的搜索功能和系統操作平臺各項功能模塊進行了一一測試,均滿足設計需求。同時,要求開發公司結合中山實際情況,對系統進一步優化完善。
據悉,政府投入財政資金655萬元,采購電子標簽、手持尋車儀、物聯網數據卡,由企業負責投資建設RFID射頻感應器及系統平臺和手機APP。中山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7日,全市共安裝RFID射頻感應器248個,其中石岐區121個、東區127個,發放測試電子標簽30張。
摩托車被盜會及時報警和定位
記者了解到,這套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重要組成部件為防盜電子標簽,該標簽大小如汽車折疊鑰匙,可以安裝在摩托車任意隱蔽位置。市公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子標簽體積小,可以裝在摩托車的任意部位,小偷沒辦法第一時間找到。標簽的芯片是內置電池,壽命可達3~4年,電池低電量時可發出預警。
防盜標簽裝上后,通過在大小街道安裝的RFID感應器形成的感知網絡,一旦摩托車出現異常移動狀況,就能第一時間通知車主和公安部門。車主通過手機APP進行設防,在異常情況下,車子被非法移動到基站范圍內,基站第一時間就會給車主推送一條異常信息,讓車主第一時間進行確認是否真的被盜。如果真的被盜,那就可以確認報警。
外地牌照摩托車暫時執行自費
中山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市范圍內主要路口建設RFID感應器3000個,可實現一張防控網絡布局,從而有效采集已安裝電子標簽車輛的信息,初步搭建起點、線、面相結合的摩托車智能防控網絡。待2018年建成覆蓋全市的RFID智能感知網后,該技術還可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
針對車主安裝電子標簽是否收費的問題,中山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計劃,電子標簽將在今年首先以服務中山牌照摩托車為主,并對中山本地摩托車實行免費安裝,外地牌照摩托車暫時執行自費,具體的價格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