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上的移動邊緣計算:別忘了安全與測試
5G網絡——新的蜂窩網絡正在全球各地進行規劃與發布,這一令人興奮的技術成果也將在消費級與企業級市場之上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速度絕不是5G網絡的唯一優勢所在。這種新型網絡協議也將令移動邊緣計算(簡稱MEC)成為可能——即將應用程序與內容推送至蜂窩網絡邊緣的能力。這樣的架構變更將會降低延遲與功耗,而更重要的是,其很可能進一步提升安全性水平。
低延遲應用驅動5G與移動邊緣計算發展
自動駕駛車輛、物聯網以及增強現實(簡稱AR)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移動邊緣計算應用的實際需求。這些應用要求極低延遲,從而以具備實際意義的方式將功能與內容移動至蜂窩網絡邊緣位置。由于速度的提升,我們將能夠更輕松地將虛擬化計算與存儲元件嵌入至5G網絡信號塔當中。

開發人員期待著利用此類應用程序控制建筑物或者應急響應工作當中的自主或者半自主型機器人,開發各類高渲染式AR應用程序——其中構建起的虛擬“環境”必須能夠立即對用戶的每個動作作出反應。運輸行業亦在開發軟件,使得車輛能夠實時與其它車輛、行人以及道路基礎設施進行交互,從而改善導航效果并減少擁堵甚至徹底避免碰撞事故。與此同時,內容供應商也希望利用移動邊緣計算將視頻及其它富媒體存儲在網絡邊緣位置,從而降低延遲,避免出現令人心煩的緩沖提示。
企業亦在積極向著這一方向邁進。根據Dimensional Research公司對全球高級技術專業人士作出的調查結果顯示,世界范圍內近半數企業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部署5G網絡或者相關應用程序及計劃。5G將必然成為下一代移動網絡的核心推動力。
企業不應忘記安全與測試兩大要點
然而,新技術的出現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將移動應用與內容移動到蜂窩基站網絡的邊緣位置,無疑會令大型企業中的CSO(負責挖掘問題、協調緩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級管理人員)們感到緊張。
截至目前,服務供應商仍是蜂窩基站的惟一參與者。移動邊緣計算不一定意味著企業能夠自主擁有基站,但隨著這種新型網絡協議的興起,企業需要測試這些組件并將其視為業務網絡當中的組成部分,從而繼續確保全面的分布式功能、互操作性、規模化以及安全性要求。另外,企業還需要具備網絡可見性以“觀察”這一網絡當中正在發生著什么。
移動邊緣計算當中的固有架構實際上能夠提高安全性水平。將應用程序及內容移動到蜂窩網絡邊緣的作法,將縮短專有信息在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傳播距離。流量將能夠在大型網絡中以更少的經由次數完成傳遞,從而緩解欺詐、中間人攻擊等威脅。由于傳遞鏈條較短,因此攻擊面也將相應縮小。
如同任何新型網絡一樣,企業需要利用實際工作負載進行嚴格的測試,包括性能與安全性測試。云服務供應商通常提供與自身業務相關的測試基礎設施,電信業務可能會在處理移動邊緣計算時采取同樣的思路。但這還不夠。企業需要保持對此類網絡的可見性,確保其始終擁有與承諾相對等的性能表現與安全性水平。
先驗證再信任
移動邊緣計算承諾改善蜂窩網絡的延遲表現,從而為低延遲應用與內容供應商提供新的實現基礎。企業當然有權利用自己的專有數據支持這種新的網絡協議,但正如云業務一樣,先驗證再信任才是明智的處理方式。企業需要確保擁有測試基礎設施,同時了解自身工作負載,只有這樣才能督導電信網絡信守其最初許下的革命性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