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熊偉:LTE成無線基礎網,走向全業務、開啟“黃金期”
5G即將來臨,LTE是否要被淘汰?答案是否定的。在近期舉辦的MBBF上,華為LTE產品線總裁熊偉詳解了“構建面向2020的全業務極簡基礎網”理念。他告訴記者,運營商LTE網絡正在不斷持續演進,走向4.5G的Gbit/s體驗。
憑借LTE技術,運營商可孵化包括物聯網等在內的全業務。而就如何通過孵化全業務,打造千兆體驗,實現智能運維,與運營商一起構建一張技術和商業雙輪驅動、面向未來的網絡,華為正在積極行動。
重新定義基礎網:LTE進入黃金發展期
過去,2G和3G是無線通信的基礎網絡,語音是核心業務。當前,消費者用戶的業務需求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數據業務需求已經取代傳統語音業務,占據了核心地位。
同時網絡也變得越來越復雜,2G、3G和4G多張網絡需要維護,運營商迫切希望通過一張基礎網絡承載所有核心業務;放眼全球,LTE網絡已經成為大多數運營商投資及維護的重心,部分運營商已經開始考慮關閉原有的2G和3G網絡,或僅保留少量的投資用于2G和3G網絡。
截至2017年10月,LTE網絡已經服務全球300多個國家共計全球30%的人口,預計到2020年LTE將服務超過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LTE技術經過10年的發展已經成熟,基于LTE網絡的業務也完全覆蓋了原有的2G和3G業務。
“未來,以LTE網絡為基礎來統一承載數據和語音業務將成為趨勢。”熊偉表示,運營商選擇以LTE網絡作為基礎網因其獨特的優勢:建設成本低、支持多樣性的業務、覆蓋好、頻譜效率高,同時擁有成熟的產業鏈——充足的LTE的芯片和豐富的商用終端。
LTE將為無線產業迎來又一個20年的黃金發展期。
孵化新業務:創造新價值
近年來,個人、家庭和垂直行業對無線網絡應用需求迅速擴大,價值鏈正在加速重構,呈現出巨大發展潛力,同時也給網絡運營帶來新的巨大機遇和挑戰。
LTE基礎網絡正在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助力運營商深耕現有業務,主動探索孵化物聯、車聯、梯聯、牛聯、公共安全等多個新產業生態和商業模式,不斷培育創造新價值。
作為迄今為止發展最快的通信網絡,LTE網絡單載波和商用終端都具備了1Gbit/s以上的傳輸能力,LTE的持續演進還將帶來數倍增長的潛力;LTE網絡可以承載靈活的商業模式,在B2C、B2H、B2X等領域都已經取得了成功;LTE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能夠更好的支撐未來20年的黃金全業務發展期。
而極簡網絡可賦予無線網絡生命。極簡網絡并不代表架構的簡化,而是通過強化無線智能等新技術的引入與應用,讓網絡具備自部署、自優化、自維護的能力,使無線網絡能夠應對業務需求多樣化所帶來的挑戰,降低網絡運維成本。
另一方面,通過NB-IoT、VoLTE等技術的快速部署,將2G和3G業務快速遷移到LTE網絡上來。簡化網絡運維的復雜性,并帶來LTE網絡更高的頻譜效率、更優質的業務體驗等方面優勢,支撐新產業、新業務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隨著網元的不斷增加,網絡的規劃、設計、維護越來越復雜,對于運營商人力和人員能力的訴求越來越高。同時,隨著網元的增加,LTE網絡正從無感知的無機體向有機體進行轉變。網絡有了感知,就有了生命力,才能從單細胞向多細胞演進,并逐步走向人工智能。”熊偉表示。
如今全球已經有36%的運營商相繼在LTE網絡上推出了不限量套餐,B2X垂直行業的全面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諸多運營商正聯合華為積極部署LTE全業務極簡基礎網,引入無線智能等先進技術全面降低網絡運維成本、孵化全業務獲得網絡價值最大化,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更優質和實惠的信息服務,實現長期的商業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