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離量產無人車最近的傳統車企?深扒101歲的“先驅者”寶馬

作者:潘梓春
來源:億歐
日期:2017-11-02 17:25:07
摘要:在逐步逼近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101歲的寶馬正盡全力甩開谷歌蘋果,以實現進階。接下來將要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在“侏羅紀時代”之后,這位老牌巨頭到底有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去直面一場自我革命?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自2016年以來,“向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恐怕是整個業界聽到次數最多的語匯,而這一方向也幾乎成為眼下所有主機廠對于未來藍圖的全部定義。車企們開始頻繁地將自己擺到與IT業發展等量的天秤上,這份急切似乎讓汽車產業的走向變得有跡可循。

  與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相同,汽車產業由硬件制造帶來的利潤正被不斷削薄。而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匹配其出行需求等技術的重要性已遠超汽車制造本身。毫無疑問,自動駕駛正天然地占據整條產業鏈的價值高地。

  在這一節點上,那些如恐龍般龐大而古老的百年車企也開始意識到,消費者正逐漸淡化汽車所有權的概念。僅僅制造一輛整車無法再作為其商業模式的核心,包括科技公司在內的各種跨界玩家正紛紛轉而爭搶自動駕駛的“方向盤”。而億歐汽車在與業內人士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對于“誰最接近其自動駕駛量產汽車的時間節點”這一問題,人們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

  “先驅者”寶馬

  作為德系豪華品牌三駕馬車之一的寶馬,目前正積極地打造其首款電動自動駕駛車——iNext。寶馬自動駕駛項目高級副總裁Elmar Frickenstein此前對外公布了該公司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時間節點,他表示,“寶馬將在2021年推出符合SAE Level 5標準定義的自動駕駛汽車,同年計劃發布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

  追根溯源,恐怕在2009年Project i項目第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時,寶馬就已經開始展現對自動駕駛的野心了。起初,Project i項目被獨立出來形成的i品牌只是打著“環保零排放”的旗號。直到2016年3月,寶馬正式宣布將其升級為Project i 2.0計劃,并全身心聚焦于自動駕駛iNext系列汽車的研發。

  從今年起,寶馬將集中資源在德國施萊斯海姆建立一座全新研發中心,專注于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技術,并為自己嚴格設定了智能汽車應具備的幾大要素,其中包括:EV技術、定位系統、傳感系統、實時運算能力及交互性。

  看上去,寶馬意圖以先驅者的姿態進軍無人車市場。與福特大手筆投資、收購公司不同,這家不甘淪為代工廠的德國企業直接摒棄了對自動駕駛整條產業鏈大包大攬的做法,轉身牽起了零部件供應商的手。

  推開百度背后的真實動機

  在專注車輛技術研發的過程中,寶馬對互聯網公司的態度卻始終顯得若即若離。早在2014年9月,這家傳統車企便一眼相中百度,借助后者在國內的資源優勢,共享高精地圖、駕駛策略等配套基礎設施。然而,在一次北京高速+五環路測展示之后,2016年這場聲勢浩大的合作戛然而止。彼時,兩家公司尚未達到3年合同期限,就因所謂“無法調和的分歧”一拍兩散。

  談及此次“分手”,寶馬研發主管Klaus Froehlich曾在公司成立百年的發布會上指出:“我們的任務是要保護自身的商業模式不受到互聯網公司的威脅。如果不這樣去做的話,我們有可能終將和富士康一樣,只能為蘋果這種巨頭提供金屬機身。在我看來,打造出一款最智能的汽車將會為我們在未來提供更多的話語權。”

  這背后無疑透露出在整個合作生態體系中,寶馬對于未來“代工”身份的極度不滿。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相比百度這樣一個提供無人車智能大腦的合作伙伴,這家德國車企似乎更樂意同芯片或者算法公司直接對話。

  手握地圖供應商HERE的寶馬,在選擇自動駕駛平臺開源伙伴時,似乎更有主動權。2016年7月,該公司拉上了科技廠商英特爾和Mobileye,決心共同開發定義一個平臺。按計劃,三者共同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在2021年上市。此外,今年下半年就將有大約40輛自動駕駛汽車開始路測。

  在這個聯盟中,Mobileye貢獻出其專有的EyeQ5高性能計算機視覺處理器,負責處理和解析360度環視傳感器的輸入的數據并將計算本地化。英特爾則提供本地高性能計算單元“致強”和“凌動”處理器,負責數據處理并作出決策。此外,這家老牌芯片制造商還將在本地平臺外提供云端計算單元,包括5G互聯平臺和穩定并支持人工智能的數據中心平臺。在計算環節,EyeQ5與英特爾的CPU和FPGA技術相結合并以此形成一個中央計算平臺,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內部集成核心。

  作為一家底蘊豐厚的主機廠,寶馬主要負責駕駛控制和空氣動力學,并評估平臺的整體功能安全,最終集成并量產自動駕駛汽車。同時,該公司還擔負起了“拉幫結伙”的重任,尋找其他自愿加入平臺的小伙伴,以達到聯盟開源的目的。

  正是這種合縱連橫的戰術,吸引了德爾福及負責零部件和軟件集成的德國大陸集團,以及跨國汽車集團FCA(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先后加入。今年8月,英特爾153億美金收購Mobileye的巨額并購案,使得這段“多角”關系變得日益牢固起來。

  百歲“恐龍”的轉身

  顯而易見,圍繞寶馬形成的自動駕駛技術聯盟是其今后戰略規劃的重中之重。從技術層面來看,聯盟關系賦予這家車企按需定制半導體方案的機會:自半導體設計伊始便全面顧及到ISO26262等相關車規標準,以此避免陷入一種無法拒絕“統一的自動駕駛大腦”的困境。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基于平臺的自動駕駛聯盟擴充,極大程度上保護了寶馬自己的品牌——iNext。

  (寶馬iNext概念車型)

  正如寶馬工程師所言,憑借iNext的品牌加持,寶馬可以在未來產品規劃上逐層做加法,累加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未來汽車交互功能。最終在無限逼近未來技術成熟點的過程中,抽離出來形成一個階段性產品。

  在產品方面,這家德國百年車企于近期對外公布了其電動車及自動駕駛領域的未來線路圖,宣布將于2020年推出全新的i20車型。寶馬方面表示,該產品作為寶馬自動駕駛車輛領航者,將替代現有的i3和i8兩款電動汽車。雖然初期只具備“高級自動駕駛”模式,但依照其自動駕駛節點規劃,2025年該公司將發布擁有全自動駕駛功能的i20。

  此外,寶馬今年把Personal Copilot自動駕駛測試車從高速公路開上了路況更為復雜的城市道路。截至目前,其自動駕駛系統在中國的累計測試里程已超1.6萬公里。

  在逐步逼近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101歲的寶馬正盡全力甩開谷歌蘋果,以實現進階。接下來將要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在“侏羅紀時代”之后,這位老牌巨頭到底有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去直面一場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