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數據庫滅亡的掘墓者 Mark Hurd
提起數據庫可能沒有人會懷疑Oracle老大的地位,就連IBM、微軟以及SAP都相繼向Oracle發起沖擊最后都無功而返,無敵的Oracle數據庫真的無人可以打敗嗎?
自信的Oracle對市場的一切對手都是免疫的,就像馬克.赫德所言NOSQL和云的挑戰并不值得一提,因為Oracle有更多的的功能可以打敗他們,這個言論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質疑認為Oracle目光太短淺了,早晚會為他的自信買單。
Oracle數據庫一直占據市場多年也的確有很多功能令人稱贊,但是拿著如此多的功能作為殺手锏去和對手PK,就一定能贏嗎?
Oracle的聯合CEO Mark Hurd就有這樣的想法,他認為與MongoDB這樣的對手相比,Oracle和微軟的數據庫“功能真是太多了”。他說得對,以功能來論,MongoDB和Oracle相差甚遠。而且Hurd認為MongoDB的1億美元收入相對于甲骨文數十億美元來說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Hurd也堅信“功能”是Oracle相對于MongoDB或AWS這些對手的競爭壁壘。這大錯特錯,他必將為他的狂妄付出代價。
錯在哪里?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Oracle數據庫的市場地位,在這里我寫此文也不是吹捧MongoDO或AWS,幾億美元的營收是Oracle創始人Larry Ellison在位時留下的。
Hurd對MongoDB和AWS這樣的競爭對手關注的并不是他們在財務上的表現,而是功能,這也許是他對市場上產生深深的誤解(對“創新者的困境”缺乏了解)。在Clayton Christensen看來,正是他們為客戶提提供豐富的功能、持續的創新,卻忽視了新興市場的需求,他們為市場提供的是昂貴、脫節的產品。
市場不再需要大規模的數據管理方法。相反,JAXenter的一項調查指出,大數據時代像MongoDB或Amazon Aurora這樣靈活模式和嚴格的橫向擴展性能的數據庫更受歡迎:
來源:JAXenter
在上圖中看到Oracle了嗎?2017年Oracle和Microsoft SQL Server在受歡迎程度上墊底。
關于未來
即便Oracle在公有云領域沒有存在感(non-existence),但也不意味著他馬上將會淘汰出局,這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為有太多的企業數據存在于Oracle數據庫中,如果出局也要在明年甚至下一個十年才會發生。
這種轉變是由開發者引起。
不可否認數據庫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粘性,但開發人員才是是新的王者,他們并沒有給Oracle發放“王冠”。正如AWS的Andy Jassy最近所說,AWS“已經為Oracle數據庫向AWS數據庫遷移服務創建了4萬次遷移。”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數據,并且這一步伐正在加快。究其原因,是客戶開始對Oracle感到厭惡。要找到企業來證實這一說法并不難。企業購買Oracle是因為他們不得不繼續追投過去二十年構建的數據基礎設施。
然而,開發人員在未來數據基礎架構計劃中,已經把Oracle數據庫從選項名單中刪除。
這是Redmonk公司分析師Stephen O'Grady在2013年統計的軟件許可證收入。(從那時起,Oracle許可證收入的情況只有惡化)。
Stephen O'Grady (Redmonk)
為什么這么說呢? “Oracle獲得新許可證的能力正在下降,而且這個趨勢已經有十多年了……Oracle的軟件收入增長越來越不是來自新客戶,而是來自現有老客戶。” O'Grady寫道。
這段時間Oracle財報顯示營收大幅增長,但這些增長不是因為對其軟件的凈需求,而是他們壓榨現有客戶才獲取的更多利益,并向他們出售其收購的新應用。
這種策略會讓死板的CIO在現有的Oracle數據庫投資這條路上繼續走很遠。但是,它完全沒有解決當下應用程序的需求,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這些應用程序需要新的數據基礎結構來處理高速、高容量和高多樣性的數據。對于這樣的“大數據”時代,AWS、MongoDB,ApacheCassandra和其他新型數據庫將會有一番作為。Oracle并未做出相應改變,而且Oracle大肆宣傳的“功能”實際上被證明是其數據庫升級的桎梏,而不是走向未來的跳板。
Hurd必須要明白。他在惠普時沒有給這個公司帶來任何創新,而是以削減人員盈利聞名。總之,他會是Oracle滅亡的偉大牧者,而不是重生的先知者。
作者:Matt Asay是一位資深技術專欄作家,曾為CNET,ReadWrite和其他科技媒體撰稿。Asay還曾在領先的移動和大數據軟件公司擔任過各種高管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