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東北網
日期:2017-11-16 09:37:24
摘要:11月16日訊 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關鍵詞:制造中國制造

  11月16日訊 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日系品牌家用電器曾經處于全球領先位置,“新時代的東芝”在國內也是廣為流傳的廣告語,而過去的“偶像”現在已淪為中國企業的囊中之物。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轉讓完成后,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并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7.53億元人民幣),預期將于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近些年,日本制造業頻現造假、違規、瞞報等丑聞,引發消費者質疑。東芝、高田、夏普等知名日企都紛紛陷入虧損、變賣身家的泥潭,有的甚至面臨破產。

  造假不斷

  不久前,神戶制鋼數據造假的丑聞無疑重創了日本企業界注重質量的聲譽,事實上,從日本企業最近幾年的表現來看,類似的事件頻頻發生。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神戶制鋼道歉

  去年,三菱汽車承認逾25年來一直在燃油效率檢測方面造假,該公司的數據結果夸大了汽車的燃油效率,美化了油耗數值,受影響的汽車有超過60萬輛。為了保命,三菱汽車不得不請求日產注資。

  另一個影響較大的企業是高田,該公司先前因其生產的安全氣囊存在爆炸和其他風險而觸發了大規模召回行動,公司隨之陷入困境。今年6月份,高田正式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說到底,高田破產也是因為對產品質量要求和社會的責任感降低了。

  而日產也宣布將在日本召回121萬輛汽車。此前有消息稱,做檢驗工作的是未經授權的技師,一些安全和環境檢測也未能正確進行。

  這一系列的跡象顯示,曾經以一絲不茍、“工匠精神”著稱的日本制造正在走下神壇。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日本制造業發展遭遇了瓶頸。

  其次,日本社會老齡化帶來的人力資源匱乏,造成了今天日本制造業乏力的狀況。

  家電行業:頻遭重創、深陷危機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八十年代,這句廣告詞使東芝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日本企業。然而,這個曾經的日本工業名片,如今卻輝煌難再。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除了東芝,被譽為“大阪城的傳奇”的夏普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對液晶的過度投資,成了夏普的沉重負擔。臃腫的企業形態,過長而缺乏核心的產品線致其陷入長期虧損。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主營業務的業績出現數十億日元的虧損,最終“賣身”中國臺灣地區的鴻海集團。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夏普液晶電視

  電子企業:斷臂求生、難現往日輝煌

  不只是汽車、家電行業,曾經懷揣著一代中國人情懷的日本老牌電子企業也遭遇集體“淪陷”。

  從風靡全球的Walkman到眾人哄搶的PlayStation,索尼曾伴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度過童年。其之后推出的CyberShot數碼相機等數位化產品,以及索愛手機一度成為國人心中傳奇般的存在。

  然而,索尼從2008年開始業績持續虧損,2015年熊本地震的重創,使本扭轉虧損的索尼又再次陷入虧損。雖然今年第二季度索尼業績大增,卻難現往日榮光。

  曾是一代人童年記憶的索尼walkman隨身聽

  用“斷臂”來求生的還有日本的王牌企業松下。四年前,松下集團在日本電子產業整體衰退的時候遇到了史上最大赤字,凈虧損達7721.7億日元,使其不得不向車載、住宅、元器件等B2B領域轉型。

  曾經自帶光環的日本制造,如今卻屢屢因各類丑聞陷入爭議,跌落神壇。造成如此窘境的原因除了日本“隱瞞文化”的蔓延、日本經濟實力的滑落,中國市場的巨大沖擊也讓日企壓力倍增。

  “中國制造”成國人新寵

  那么,如今蒙灰的“日本制造”,還能重現當年國人“搶馬桶蓋”的輝煌嗎?

  答案恐怕會讓他們失望。

  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1996年的日企多達99家,但是到了2006年,已經減少至70家;再到2016年,僅剩52家。而與之相對的,中國卻從1996年的2家,2016年一躍增加到96家。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而根據得勒發布的《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前十》榜單,中國大陸居于首位,日本卻悄然跌到第四位。“日本制造”不再是制造業的傳奇神話,而“中國制造”卻在慢慢崛起。

  國產手機最逆襲,“黑馬”引人矚目

  曾經對于國人來說,手拿一臺索愛、夏普手機是一件無限風光的事,然而,就在短短幾年時間,國產手機早已經逆襲成為國人們喜愛的手機品牌,而夏普、索愛手機卻難在市場再見。

  根據2017年第二季度數據報告,中國智能手機出貨總量達1.13億臺,中國制造商占國內智能手機市場87%的份額。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中,國產手機占據TOP5三席。

  根據某媒體的社會調查中心的問卷顯示,61.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制造和10年前相比進步非常大。現在的“中國制造”不再只有“物美價廉”的單一標簽,而逐漸成為“高端““品質”“創新”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