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無人貨架風口,這次順豐為何這么積極?

11月20日,順豐宣布推出無人貨架品牌““豐e足食””,切入辦公室無人零售領域。這是繼京東(京東到家Go)、餓了么(e點便利)、阿里的盒馬鮮生之后,切入無人貨架的又一巨頭,也是首個加入戰局的物流企業。
利)、阿里的盒馬鮮生之后,切入無人貨架的又一巨頭,也是首個加入戰局的物流企業。

巨頭入局辦公室無人貨架
11月28日,順豐回復全天候科技稱,“豐e足食”從深圳開始試運營,一周時間內鋪設網點突破了1000個,覆蓋深圳所有區域,“BD效率驚人”。目前順豐已在全國十幾個城市組建核心團隊,進行快速復制。
“豐e足食”是順豐集團新零售板塊獨立孵化的項目,核心是利用順豐在供應鏈、倉儲、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搶占無人貨架的風口。
今年以來,基于無人零售誕生的無人貨架吸引了眾多資本追捧,爆紅程度甚至超越了無人便利店。行業分析認為,無人貨架講究密度和規模效應,而自建物流非常燒錢。因此,對具備物流服務優勢的順豐來說,這是一個適合切入的市場。而過去在零售領域做過多次嘗試的順豐也一直在尋找物流變現的路徑。
但是,除了物流變現,順豐對無人貨架未來還有更多想法:如與物流服務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進行定制化探索,和利用順豐的冷鏈優勢等等。
“我們希望能夠搶占這樣一個高頻的線下流量入口,實現往線上導流,將有助于盤活順豐各項商業資源,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順豐無人貨架相關負責人對全天候科技表示。
順豐“豐e足食”已在深圳試運營
物流巨頭做無人貨架的優勢
“智能物流生態系統是順豐在無人貨架上的領先基礎。”上述負責人指出。
順豐擁有高密度的配送網絡和集中配送能力。根據順豐控股2017年半年報,順豐業務覆蓋全國334個地級市、2656個縣區級城市、近13000個自營網點。“最后一公里”方面,順豐參股的豐巢科技在社區、寫字樓安裝運營的智能快遞柜已達5萬多個,覆蓋77個城市。
與無人便利店不同,無人貨架瞄準的是“辦公室經濟”。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目前國內有超過5000萬家企業,每年以超過500萬家的速度增長。無人貨架在一、二線城市有1億左右可瞄準的用戶,企業終端貨架容量10-20萬,早期有10-30億的市場空間。
順豐的物流配送能力可以做什么?首先,無人貨架需要配送的商業區寫字樓、辦公區,順豐的網絡系統幾乎可以達到全覆蓋。
其次,無人貨架并非真的“無人”,順豐的本意是將順豐小哥在辦公室的服務場景商業化,打造“熟人店鋪”。與猩便利不同,順豐擁有自營快遞員,鋪貨和管理一體,順豐小哥還承擔“貨架店主”的角色。
據全天候科技了解,順豐無人貨架的運作模式如下:以各個網點劃分的區域來將寫字樓進行分割,每個順豐小哥分管一個片區,每天進行商品補充,并及時記錄產品的消耗情況,再由系統智能化地為各個貨架設置貨物補充。其中會運用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消費數據進行分析,平臺為各個貨架貼上標簽(熟食、飲料、餅干、堅果等等),以后即便有新貨也會有選擇性的按照標簽來分配給不同的貨架。
上述負責人表示,順豐小哥做店主具備兩個優勢:基于物流配送,順豐小哥本身就和客戶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有信任基礎;另外,高頻的派送來往和補貨服務,在控制盜損上有巨大優勢。
順豐無人貨架賣什么?
目前,“豐e足食”在商品種類上包括以下幾種:熟食、休閑食品、方便速食、飲料類商品。
順豐告訴全天候科技,后續將結合冷運方面的優勢,推出生鮮水果等產品;目前熟食、生鮮沒有固定的比例,會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
對于現階段正在跑馬圈地的無人貨架行業來說,如何盈利成為創業公司和投資人關注的關鍵問題。
哈米科技CEO趙文強曾對全天候科技表示,一個普通的陳列貨架,成本在300到400元之間,貨品總價約600元,BD成本在100元左右,鋪設一個無人貨架點位的初始成本在1000到1500元之間,這并不包括倉儲物流、貨物丟失等成本。一個貨架平均一天的銷售額約在150元左右。
不過,目前無人值守貨架售賣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以標品為主,想要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并不容易。
而從全家等便利店的運營經驗來看,相對于零食、飲料等標品,生鮮、熟食作為高客單價的高頻消費品類,是線下便利店的主要盈利來源。
據國泰君安針對7-11、羅森、全家便利店的一份研究報告,2016年三家便利店的快餐和鮮食的利潤率分別達33%,38%,和37%,而羅森和全家的快餐和鮮食在銷售占比中比例接近40%。
從順豐的回復來看,順豐無人貨架品類目前已包含熟食,未來會大力拓展生鮮,后者被認為是電商中布局難度最高的品類。過去市場上生鮮電商、生鮮O2O的玩家,成功者寥寥無幾。
據悉,順豐是較早開展冷運業務的快遞企業。在順豐優選試驗一年之后,2014年,順豐就曾推出“冷運”品牌,瞄準一站式生鮮食品供應鏈解決方案。
財報顯示,順豐冷運和重貨、國際、同城配送一同列為順豐今年四大新業務。截至2017年6月底,順豐冷運網絡覆蓋180個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61座食品冷庫、174條食品運輸干線,2座醫藥冷庫、22條醫藥干線。
目前,順豐的生鮮電商布局包括了順豐優選和生鮮農產品電商平臺順豐大當家。順豐大當家主打產地直供,提供櫻桃、大閘蟹等帶有明顯季節性的生鮮農產品,除了提供冷鏈服務,并涉及部分銷售環節。
一種延伸服務,盤活整個資源?
入局無人貨架是順豐在零售領域的又一次嘗試。在新零售的風口下,順豐并不滿足于做商品最后一公里的“搬運工”。與傳統快遞企業相比,順豐希望深入商品的產、銷、供、配等各個領域,成為綜合服務商。
順豐相關負責人對全天候科技表示:順豐并不認為無人貨架是真正意義上的純商業行為,而是一種衍生服務,順豐希望通過無人貨架把辦公室消費場景掌控在手中,以此實現向線上導流,盤活順豐的各個商業資源,順豐相關業務資源就能夠通過末端的數據打通,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有評論稱,“豐e足食”是為商務辦公區的企業提供零售消費服務,而順豐優選則立足社區,提供一小時送貨上門業務;二者同屬于商業零售范疇,涉及采購、物流運輸、配貨等業務,完全可以“搭伙”共同發展。
“豐e足食”定位辦公室零售這個細分場景,與順豐商業在人群定位、選品定位上有很多契合之處,順豐金融、順豐優選、順豐商業等業務版塊的資源都可以導入到這個“熟人店鋪”里來。
上述負責人還提到了無人貨架基于大數據的定制化:“豐e足食”不僅僅定向銷售產品,還會為客戶提供深度定制服務,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專屬形象貨架、商品包選擇、售后服務等。
不過,大數據真正發揮作用在于用戶轉化。在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看來,目前無人貨架還缺乏大規模轉化用戶的能力,銷售過于標品,很難說能有相較其他零售業態更為出色的消費轉化率。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家無人貨架到達了爆發的程度。李論認為,最后大幾率勝出的還是有供應鏈優勢的傳統玩家,或能最快跑通供應鏈的創業者。“無人貨架是零售形態的一種補充,最終拼的仍然是供應鏈。”他說。
就順豐而言,物流優勢、供應鏈資源、客戶信任等,這些都被順豐視為切入零售或者新零售的先天優勢。
幾年前,順豐借著O2O的東風,推出過網絡服務社區店“嘿客”便利店。不過,嘿客的嘗試并不成功,外界評價其過于關注物流環節而喪失了用戶體驗。嘿客后來更名為順豐優選,與順豐的線上生鮮平臺“順豐優選”統一命名,實現“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目的。
這一次,無人貨架能否給順豐布局零售業帶來改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