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無感支付”有誤讀,目前仍需停車取卡!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支付界
日期:2018-03-28 10:05:44
摘要:隨著支付手段的不斷發展,高速收費站的收費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都已經被收費站所采用,高速多年的收費方式迎來巨變。
隨著支付手段的不斷發展,高速收費站的收費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都已經被收費站所采用,高速多年的收費方式迎來巨變。
近日網上更是出現了一些“車牌付”的報道,車主在駛離高速時,僅僅通過自動識別車牌,就可以自動在車主綁定的支付寶里扣費,山東更是成了微信支付的試點。山東高速信聯支付ITC事業部總經理劉鵬告訴記者,其實山東高速全省的113個收費站,都已經實現了無感支付,但是今天所說的這個無感支付,實際上還是一種停車方式的無感支付。
無感支付,是近兩年隨著支付手段的不斷變化,而帶來的一種新的高速費的支付方式,不少網友認為,高速收費就此將進入2.0時代,由單一的現金收費向多種收費方式并存轉變。
高速集團:車牌識別交費目前難以實現 無感支付需取通行卡
一種停車方式的無感支付,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位負責人說的是停車方式的無感支付,從字面意思我們就能解讀出,使用這種無感支付,需要停下車,這和網傳的那種靠自動識別號牌就能扣費的無感支付有著明顯的區別。

使用無感支付,需要駕駛員在駛入高速時在收費站取通行卡,駛離高速時和收費工作人員出示通行卡,收費人員根據車牌號綁定的微信賬戶或者支付寶賬戶進行扣費。根據目前的技術手段,無感支付還難以達到在不取通行卡的情況下,只靠號牌識別來交費。
為了方便客戶,目前山東高速推出了一些全支付車道,無感支付更是未來高速收費的支付方向,但目前互聯網上對無感支付的過度解讀,給不少人帶來了誤導。想實現真正意思上的無感支付,需要識別進入高速的車輛的精確路徑,以控制整個高速的車流量,而以目前的技術和手段來說,這個問題還難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