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南京看病更方便 市民卡將變身健康卡
3年南京醫療衛生規劃是什么樣的?市民就醫是不是更方便?昨天,市委市政府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對新出臺的《南京市2018-2020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進行解讀。規劃提出,打造“15分鐘健康服務圈”,到2020年力爭每個家庭有1名醫生簽約服務,全市每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個綜合性醫院,市民卡將變身為居民健康卡,統一支付賬戶實現醫療一賬通,優化醫療流程實現醫療一程通,加快移動醫療建設實現醫療一鍵通,逐步開放健康檔案查詢服務。
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夏海鳴說,目前南京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15分鐘健康服務圈”。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市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規劃達6.5張。江北新區和新五區原則上每個區設置1個公立綜合醫院和1個公立中醫類醫院,重點扶持精神、兒童、傳染、康復等專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62張床位為社會辦醫院預留規劃空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舉辦骨科、皮膚、口腔、心血管、老年病、眼科等專科醫院。到2020年,每個街道或每3萬-5萬服務人口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建制鎮辦好1所標準化建設的鎮衛生院。
今后3年,南京的衛生人才隊伍也會增強。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3.2人以上,注冊護士數達到5人以上。全市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3.5人,每千常住人口公共衛生人員數達到0.83人,市、區根據實際合理配置并適當調整衛生人力資源規模。
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數不少于5人,力爭每個家庭有1名醫生簽約服務。原則上按每千服務人口不少于1名的標準配備鄉村醫生,每所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執業助理醫師。到2020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總診人次占全市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江北新區和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區區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家庭醫生制服務機構實施率達100%。戶籍家庭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率達75%以上。
到2020年,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專業知識庫等數據庫基本建成,實現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動態更新。市衛生信息平臺全面接入各區、各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行政部門,實現與省衛生計生委、南京智慧城市等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到2020年,推進市民卡與居民健康卡深度融合實現醫療一卡通,建立統一支付賬戶實現醫療一賬通,優化醫療流程實現醫療一程通,加快移動醫療建設實現醫療一鍵通,逐步開放健康檔案查詢服務,加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