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三方移動支付趨勢預測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2018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內容顯示,2018第三方移動支付趨勢預測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兩大巨頭競爭激烈,支付方式二選一趨勢加劇
線下支付場景豐富,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通過繼續挖掘支付場景實行自身差異化發展。同時,為搶占市場優勢,第三方支付機構與線下零售商戶發展排他的合作關系的情況也將繼續發展,線下場景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競爭劇烈。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商家選擇單一的支付方式屬于商家正常的商業抉擇,為了自身的利益商家選擇站隊無法避免,該行為符合行業規則。隨著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兩大巨頭的競爭加劇,除非受到國家相關政策限制,日后商家在支付方式方面進行二選一限制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
第三方移動支付普及率持續上升,微信支付占市場先機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消費者消費習慣的發展,第三方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居民參與經濟活動的基礎入口與工具之一,得益于第三方移動支付便利性的特點,在整體上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用戶普及率將會持續上升。在市場格局方面,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但微信支付基于微信產生并發展,具有突出的社交優勢,更加貼近用戶生活,且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無需單獨打開多個APP。憑借自身社交優勢和便利性,微信支付在未來市場份額和用戶偏好競爭中將取得先機。
銀聯布局移動支付,挑戰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格局
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推出云閃付APP,試圖打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現有的市場格局。在央行對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規范和監管中,銀聯具有最合規的身份。此外,相比起支付寶以及微信,銀聯連接的各商業銀行擁有高凈值用戶、優質的金融數據。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銀聯云閃付在自身運作機制和產品上居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從自由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銀聯云閃付難以突破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雙寡頭市場格局。但由于銀聯具有強勢的制度背景支撐,是否能獲得國家政策傾向會成為銀聯云閃付能否成功挑戰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格局的重要因素。
NFC近場支付受多方擠壓,激烈競爭中或被淘汰
2015年,銀聯與蘋果達成合作推出NFC近場支付應用Apple Pay,將實體銀行卡轉變成虛擬卡存放。隨后銀聯與多個手機品牌如華為、小米、三星等均推出了適用于各手機品牌的NFC近場支付應用。然而,NFC支付在整個移動支付市場中份額較少,自推出以來熱度降溫,近年來發展勢頭緩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NFC支付產品產業鏈長、對設備要求高的特點限制了客群和使用場景,在當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激烈競爭中難以形成競爭力,受到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多方擠壓,原本微小的市場份額易被進一步侵蝕,以NFC技術為支持的Apple Pay、華為Pay等產品在未來競爭中或漸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