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節約不浪費 RFID助力餐飲精細化管理

作者:陳利娜
來源:中國食品報
日期:2020-09-04 10:16:11
摘要:通過構建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進行大數據積累和菜品銷量分析,科學營養配餐,按菜品規格、價格等放置餐盤,顧客憑個人需求適量取餐,統一到RFID或者AI自助式智能結算臺菜品識別、結算,全流程無需人工干預。規范化、標準化、有序化,大大降低了食堂整體的剩餐率。
關鍵詞:RFID餐飲管理

近段時間,國家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如今,新的開學季來臨,團餐企業如何安全生產、科學烹飪、避免浪費?信息化管理怎樣助力團餐降本增效?

成立于2002年的浩順,是中國電子商會商業信息化理事單位,深耕團餐信息化管理18年,見證了食堂消費升級帶來的每一次產業變革。就此我們采訪了浩順的團餐事業部負責人。

食堂檔口傳統操作存弊端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中國糧食總產量的6%。從整頓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到發起光盤行動,再到如今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狠剎奢靡浪費之風,一直是這些年社會生活的重要主題之一。

創新推動厲行節約本是好事,但過火、越界就容易落入形式主義。“與其說是真的想減少浪費,倒不如說一開始就是場以‘節約糧食’為主題的‘行為藝術’。或許正源于此,有些行為反而越來越荒唐,比如就餐前先稱體重,被限制飯量。”在浩順團餐事業部負責人王海(化名)看來,想把事辦好還需從實際出發,以效果為導向。

據王海介紹,2016年以前,食堂都是檔口刷卡,每次盛飯的人憑感覺打菜,打得多就剩飯,打得少就不夠;食堂師傅不清楚就餐者偏好什么口味,也不可能和每個就餐者溝通;食堂每天采購也是憑經驗,菜品一旦賣不出去則積壓浪費。

信息化技術助力團餐精細化管理

從2016年起,各食堂開始有意識地精細化管理,上述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有了信息化的支撐,一切都變得“有跡可循”。

王海介紹,共有以下四種措施:

一是規范流程,降低成本。例如,點餐環節,通過自助式、自選式、小程序等多元化點餐方式,提高點餐、備餐標準化程度。同時,借助便捷的支付手段,包括微信、支付寶、掌靜脈、動態人臉、指紋等生物識別支付技術。就餐結束,還可以通過手機系統對菜品、服務、就餐環境等進行評價,方便團餐企業及時跟進整改。

二是合理加工、科學烹飪。通過梳理成本卡BOM,細化加工方法,合理使用原材料,充分利用邊角料,最大效能地發揮原料使用率,避免因加工不合理而造成的食材浪費。同時,智慧食堂收銀系統實時生成的消費數據,還可幫經營者為消費群體精準畫像,比如菜肴口味及色澤偏好、消費能力等,并進行科學烹飪、合理搭配,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三是智能管理、標準生產。通過構建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進行大數據積累和菜品銷量分析,科學營養配餐,按菜品規格、價格等放置餐盤,顧客憑個人需求適量取餐,統一到RFID或者AI自助式智能結算臺菜品識別、結算,全流程無需人工干預。規范化、標準化、有序化,大大降低了食堂整體的剩餐率。

四是倡導健康生活。團餐企業將自助點餐大屏、觸屏點餐機等智能硬件放置食堂醒目位置,輪播顯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尚廣告宣傳,可以引導用餐者主動節約,自覺踐行光盤行動。

王海表示,在此背景下,團餐企業要用更精細、更科學的態度來提供服務,建立與顧客的價值共振、情感共鳴,以人性化、可操作性強的措施凝聚共識,激發合力,形成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