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1+2+N,中國電信布局智慧城市助力新基建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通信信息報
日期:2020-09-25 10:04:06
摘要:據介紹,目前,中國電信已經打造了醫聯體協同平臺,推進分級診療落地。同時打造遠程影像中心,提升基層影像診斷能力。

早在2008年,智能城市的概念就已提出,十二年之后,智慧生活部分畫卷已展現在人們眼前。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智慧政務“讓群眾少跑腿”、無現金支付、點點手機就知道附近的停車場是否有車位.....通過各方的不懈努力,智慧城市的部分美好場景已經得到實現,而智慧城市的到來本質上是城市管理的又一升級。



近日,一場以“5G新動力,城市新引擎”為主題的5G+智慧城市高峰論壇在寧波舉辦。論壇圍繞5G時代新基建、大數據、云網融合和城市安全等領域,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創新等主題展開探討,共同推動我國智慧城市建設。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中國電信集團聯合9家合作伙伴在論壇上共同發布了《中國電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國電信政企客戶部副總經理劉勇在白皮書發布會上,從“新起點”、“新引擎”和“新認識”三個方面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在“新基建”時代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表示,當前中國電信基于“1+2+N”標準范式,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為智慧城市生態充分注智,希望繼續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服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電信繪制智慧城市藍圖

如果說5G讓萬物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張網,那么,這張網的形態便是一座座的城。

對于智慧城市

中國電信早已有了明確的規劃:將以完善城市感知為基礎,串聯城市每一個細胞單元,對時空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存儲;以加強建設城市平安工程為關鍵,洞察城市每一次微小變化,維護城市運行安全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建設美好城市為核心,優化城市每一方水源、土壤及空氣,讓城市更生態,更宜居;以打造未來城市為目標,推動城市每一次智慧化升級,利用“數字孿生城市”技術,使實體城市和數字虛擬城市同生共長、相互映射,實時為政府注智、為城市賦能。

此次《白皮書》也給出了明晰的思路

中國電信契合新型智慧城市發展趨勢和應用需求,提出“云網深度融合+數字能力集聚+安全能力集聚”的核心技術能力體系,為智慧城市夯實基礎、注智賦能、保駕護航。具體部署上,中國電信將建設一張全國覆蓋全景接入的智慧城市接入網絡,今年將開通超過30萬個5G基站,提供定制化、按需擴展的5G定制網絡,加快完善5G物聯網建設。同時中國電信已明確了“2+4+31+X+O”的云網融合資源布局,網隨云動、云網協同,充分發揮“5G﹢天翼云”的云網融合優勢,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從數據安全、終端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安全運維體系多方面入手全方位保障安全,深度賦能新基建和數字經濟轉型。

在具體建設路徑上

中國電信提出“1+2+N”標準范式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其中,“1”是通過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打造一個智慧城市能力底座;“2”是通過能力底座打造城市感知平臺和城市大數據兩個數字平臺;“N”是深耕行業推出多項智慧城市行業應用產品,以及對這些應用進行封裝,面向不同類型的需求打造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集。

“1+2+N”戰略打造5G智慧

5G時代的各類新型應用將產生海量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和存儲的需求也在劇增,為了解決集中計算和邊緣計算的協同,更好滿足應用場景需求,云網邊的協同統一勢在必行。中國電信提出云網邊,“1+2+N”戰略,打造5G智慧。

為什么要引入邊緣計算,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遠程手術、遠程會診、遠程示教,需要傳輸巨量數據,同時對時延極其敏感。為了滿足業務需求就需要在的機房內部署邊緣節點。

存儲算力的下沉,不僅能夠降低時延,而且能夠提升數據安全性。首先應用本地化能夠最大限度“保安全”,主要應用于電子病歷、涉密數據,其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本地部署、數據分流、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業務安全性。其次內容分布化滿足“大帶寬”,主要應用于影像存儲,移動閱片,病房監控,院區管理等業務,通過分布式部署,優化網絡傳輸,保障體驗。另外,計算邊緣化實現“低時延”,提供低時延保障,應用于輔助閱片、AI診斷;院內導航、患者護理;資產管理、設備定位等應用場景。

此外,云網邊的協同能夠帶來應用AI更智能。具體來看,在安全方面,5G+專線固移融合、云主機加固、A-DD、云存儲加密等系列安全服務。敏捷層面,通過云桌面云內加載影像,提升閱片體驗。性能方面,專屬云為影像后處理、三維造影提升強大算力。智能化方面,通過機器學習平臺使能AI開發及部署。

據介紹,目前中國電信的5G+云+AI智慧解決方案已經得到實踐和應用。通過5G大帶,依托5G MEC高安全、低時延特性,在遠程手術、遠程會診、遠程示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國電信稱,近期,要抓住新基建和5G智慧城市建設戰略機遇期,基于統一能力底座,充分調動各省公司,特別是生態合作伙伴力量,從智慧社區、智慧園區和城市生命線切入,做好前后端協同,主戰和主建協同,打通政企、實體渠道,打通線上、線下渠道,調動一切力量做好全渠道協同發展。

云網融合加速智慧落地

隨著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高端技術產品正不斷應用于城市的管理上。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曾指出:“5G時代是云的時代,也是云和網相互融合的時代,5G加速云網融合,云網融合為5G賦予更多內涵,兩者共生共長、互補互促。”基于這樣的思考,中國電信發布 “5G+天翼云+AI”戰略,賦能工業、交通、教育、等行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

面對這樣一個云網融合的時代,中國電信致力于“網”為聯接,“云”為基石,做好“應用”服務。依托中國電信作為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能力,再加上天翼云的公有云能力,以及安全保障和服務運營體系,積極打造包括5G智慧、影像云平臺、遠程平臺、醫聯體平臺、科研平臺、備災平臺等能力平臺,為提供協同、數據共享、便民服務、運營管理等一系列SS化服務。

事實上,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許多問題正在困擾著城市管理,這些新技術的融合應用,無疑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信息化、智能化元素,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潮中,電信運營商成為不可缺失的一環。作為云服務領域的“國家隊”,中國電信早已做好準備。

“要想富,先修路”,中國電信“主動鋪路”,為客戶提供基礎資源接入組件各區域專網,進而打造全市專網,為信息打造專享通路。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將借力天翼云,打造云國家隊。可以說中國電信擁有“最懂網絡的云”和“最懂云的網絡”,目前天翼云在全國擁有2+31+云資源池,可以實現百G直連。另外,電信在永豐、平谷主備云數據中心,打造安全、可靠、省錢的同城專屬云。與此同時,通過云網融合、網隨云動打造低成本專網,公網隔離。

據介紹,目前,中國電信已經打造了醫聯體協同平臺,推進分級診療落地。同時打造遠程影像中心,提升基層影像診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