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科學家根據蝗蟲神經元研發可用于自動駕駛導航的碰撞傳感器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汽車之家
日期:2020-10-09 09:25:02
摘要: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則受此特性的啟發,開始研發低功率碰撞探測器,可讓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模仿蝗蟲的躲避碰撞反應,減少事故發生。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多個國家飽受蝗災困擾,幾千億只蝗蟲的鋪天蓋地的襲擊莊稼,但很少有蝗蟲彼此間發生“碰撞”。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則受此特性的啟發,開始研發低功率碰撞探測器,可讓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模仿蝗蟲的躲避碰撞反應,減少事故發生。

據悉,蝗蟲體內具有一種特殊的神經元,科學家將其稱為小葉巨型運動檢測器(LGMD)。在該神經元作用下,一只蝗蟲(蝗蟲A)在飛行時,如果有其他蝗蟲(蝗蟲B)靠近,其圖像會映射在它的眼睛里,靠近的蝗蟲B距離越近,其激發神經元的信號就會越強。更為關鍵的是,該神經元還可以分析蝗蟲B相對于蝗蟲A的角速度變化,避免躲避時發生碰撞。


image001.jpg


基于此,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納米大小的碰撞探測器。該探測器可以采用少量的能量模擬蝗蟲的神經元反應,通過增大電流的方式響應迎面而來的物體。不過此項研究的難點在于,蝗蟲只能避免與其他蝗蟲對撞,而自動駕駛汽車不光要躲避其他汽車,還得躲避行人、路障等其他物體。

目前,上述探測器可以在感受物體的兩秒內進行反應,雖然達不到蝗蟲“數百毫秒內改變方向”的效果,但也已頗具實用性。相比于其他傳統傳感器,上述“蝗蟲探測器”的特點在于能耗小,可以配合其他傳感器使用,達到降低事故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