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深耕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驗田 江蘇智慧物流鼓勵應用RFID等技術

作者:劉姝
來源:江蘇省發展改革委
日期:2020-11-17 09:52:41
摘要: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省物流業特別是智慧物流發展位居全國前列,無車承運人企業交易額、貨物流量流向指標均為全國第一,并于2019年成功獲批成為全國僅有的一家以“智慧物流”為主題的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全省36%的物流園區應用運輸可視化技術,58%以上的園區采用配送信息管理系統、庫存管理系統和車輛實時調度系統,超過70%的物流企業應用GPS、GIS等車載感知設備。當前,物流業發展面臨著“服務現代化建設、加快物流現代化”的雙重使命,大循環、雙循環為交通運輸與物流服務帶來了全新的網絡規模經濟機遇。省發展改革委作為推動全省物流業發展的牽頭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扣“降本增效”改革方向,從智慧城市、物流園區、貨運平臺、重點企業、關鍵技術等層面分類別開展創新試點,以智慧化發展促進成本降低和效能提升,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聚集新要素、捕捉新需求、打造新平衡,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江蘇樣本”。


蘇寧物流

在城市資源配置上聯“網”,建立智慧物流體系

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南京和徐州被列入智慧物流城市試點,圍繞提升治理效能、體制機制創新、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主體培育等重點領域,依托物流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行業龍頭企業,加快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應用,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要素物聯網化、實時化和在線化。推進共享物流模式發展,打造一批同城車貨匹配、智慧共配、運力眾包、托盤共享租賃平臺。鼓勵第三方配送、郵政快遞企業推廣智能快遞柜、社區O2O、眾包等智慧末端配送模式的應用,大力推進城市配送的標準化電子面單,推動城鄉配送物流與門店、倉儲、供應商的供應鏈信息系統的數據流通與全面對接,努力實現城市、社區和產業集群生態中的閑置資源復用和跨功能、跨產業鏈的資源綜合配置。強化數字平臺支撐,實現物流數據的動態監測、數據解析、趨勢預判、風險預警、指數評估等,為政府和企業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從物流降本增效提振實體經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出發,探索智慧物流改革創新路徑。

在園區主要陣地上做“優”,提升整體運作效率

以國家物流樞紐、省級示范物流園區為主要載體,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園區廣泛應用,著力推進園區作業自動化、過程可視化、產品追溯化、設施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改造,實現園區內人、車、貨、基礎設施的全面互聯和高效協同,打造一批具有智慧物流創新引領和示范作用的物流園區。以園區管理平臺為架構,搭建園區一體化信息化網絡,利用信息互聯網和設施物聯網的全面接入,對園區加工、存儲、配送全程實行精細化管理,對訂單、生產、運單、貨品條碼、立體倉庫、托盤、物流車輛等全流程實現智能化管理,對整個收發貨、倉儲、配送等環節規范化作業,推動園區業務線上化轉型,提高園區的整體運作效率。加快智慧港口、智慧通關等數字化物流節點建設,扶持推廣一批全自動化碼頭、“無人場站”、口岸智能通關樣板。

在平臺關鍵紐帶上求“精”,促進供需有效對接

利用“大云移物智”等智能工具精準度量供、需、商貿及物流渠道等,創新網絡貨運平臺發展模式,加快建設集信息發布、在線交易、數據交換、跟蹤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和物流大數據中心,實現物流數據共用、資源共享。依托現有公路水路智能運力調度和交易平臺,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車(船)貨智能配載、安全運輸、信用監管、路徑優化、交通控制等領域的深度應用,探索全國領先的網絡貨運平臺發展模式。圍繞農產品、醫藥、消費品等行業,整合供應鏈資源,構建采購、分銷、倉儲、配送供應鏈協同平臺,打造精準感知需求、信息互聯互通、客戶資源共享、業態功能互補的流通供應鏈服務體系。開展智慧物流業務標準、技術應用標準、信息標準、數據標準體系研究,率先形成一批智慧物流的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研究制定智慧物流企業和平臺的認定和評估指標體系,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體制。


龍潭港

在企業主體發展上育“強”,彰顯示范引領作用

圍繞提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智慧化水平,在電商快遞、冷鏈、多式聯運、港口物流、城鄉配送、智慧供應鏈等領域,鼓勵物流運營主體開展智慧物流技術應用和經營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智慧物流運營主體,推進供應鏈體系建設,加強商業模式和技術運用創新,提升物流全程智慧化服務能力。鼓勵物流企業開展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建設,加強供應鏈新技術和新模式創新,有效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培育一批具備供應鏈集成解決方案的運作主體,鼓勵第三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企業向供應鏈上游拓展協同研發、眾包設計、解決方案等專業服務,向供應鏈下游延伸遠程診斷、維護檢修、倉儲物流、技術培訓、融資租賃、逆向物流等增值服務。加快物流信息采集、信息系統對接、信息交換規范等方面標準的制定,形成物流作業跨部門、跨行業、跨企業的標準化運作,推動智慧物流業務流程標準化管理和營運。

在關鍵核心技術上見“效”,推動產業全面升級

加強物流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鼓勵物流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鼓勵運輸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全面應用車輛定位技術、RFID、車載監控預警、智能終端等智能識別監控技術,實現運輸的可視化、實時化管理,提高對車輛和貨物的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研發與應用,提升面向行業、面向用戶和綜合應用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大力發展產品可追溯、在線車輛調度、產品自動分揀、智能快遞、智能配貨和可循環回收物流等技術設備。推進食品冷鏈、郵政快遞、醫藥、機械、汽車、鋼鐵、危險化學品等領域智能物流裝備的研發應用,提升物流裝備的專業化水平。探索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新能源汽車、共享快遞盒等智能化、綠色化物流裝備的應用,推進無人物流和無人特種作業車輛應用示范,在港口、物流園區等半封閉場所開展無人物流服務,鼓勵無人駕駛長途物流運輸商業應用示范。

“降本”與“增效”是新時代物流業發展的核心命題。近年來我省出臺的一系列降本增效政策,已為全省物流企業減輕負擔超過40億元。開展智慧物流試點,關鍵是在已有的“減稅降費”模式基礎上,以智慧化手段促“增”、以高效能運轉促“降”,實現“降”與“增”的有機結合。省發展改革委將切實擔負起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打造“物流強省”,聚焦物流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書寫好智慧物流發展的創新篇章,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江蘇經驗”和“江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