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又一家MEMS傳感器頭部芯企IPO夭折

作者: 一葉
來源:芯傳感
日期:2024-06-06 11:30:52
摘要:近年來,在政策的加持和消費電子、汽車和醫療等國內市場需求刺激下,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本土MEMS傳感器廠商。但在新規放緊的當前,擺在這些本土廠商面前的仍是荊棘密布的一條道路,需在強化自身技術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以及長遠的經營之道。
關鍵詞:傳感器

6月4日,上交所披露了關于終止對蘇州明皜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皜傳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據披露,上交所于2023年6月30日依法受理了明皜傳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并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


日前,明皜傳感和保薦人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分別向上交所提交了《蘇州明皜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和《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關于撤回蘇州明皜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申請撤回申請文件。


回顧其上市歷程,2023年6月明皜傳感科創板IPO獲受理,公司擬募資6.2億元,分別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MEMS慣性傳感器開發與系統應用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MEMS傳感器測試基地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2023年7月,明皜傳感被審核問詢,截至撤回IPO,明皜傳感尚未披露問詢回復。


MEMS慣性傳感器頭部,發展如何?


明皜傳感是一家專業從事 MEMS 傳感器研發、設計和銷售的芯片設計公司,具備包括芯片設計、制造工藝、封裝測試、軟件算法在內的完整核心技術架構,尤其是公司基于晶圓級 3D MEMS-CMOS 微加工工藝平臺,將下游應用市場對產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融入產品的設計與制造中。


圍繞 MEMS 慣性傳感器進行布局,明皜傳感形成了以 MEMS 加速度計為核心,

兼具陀螺儀、壓力傳感器和磁傳感器的產品組合,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領域,智能家居、智慧畜牧等物聯網領域以及車載應用領域。


當前,憑借著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優勢,明皜傳感已向榮耀、小米、聯想、歌爾、三星、谷歌、Comcast等行業知名終端客戶批量供貨。此外,明皜傳感車規級MEMS加速度計已向東軟集團批量供貨,并已導入比亞迪等汽車級客戶。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3年,明皜傳感營收分別為1.7億元、1.98億元和2.53億元;凈利分別為-2443.05萬元、2787.65萬元和2126.21萬元。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明皜傳感原計劃募資6.2億元,其中,1.67億元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MEMS慣性傳感器開發與系統應用項目,1.56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36億元用于MEMS傳感器測試基地建設,1.6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圖片


名企入股,父子合業


據其招股說明書及可查信息,明皜傳感實際控制人為吳念博、吳炆皜、DAVID DA-WEI WANG。


其中,吳念博、吳炆皜為父子關系,吳念博為蘇州固锝、蘇州通博實際控制人,通過蘇州固锝、蘇州通博間接控制公司29.6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吳炆皜為公司董事長,通過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并控制的蘇州璞佑間接控制公司4.47%股份對應表決權;DAVID DA-WEI WANG為公司董事、總經理,通過其實際控制的鷗感科技間接控制公司6.58%的股份對應表決權。三人合計可控制公司40.65%股份對應表決權。


IPO前,蘇州固锝持股為21.63%,泰達新原持股為13.82%,怡和聯創持股為9.15%,蘇州通博持股為7.97%,鷗感科技持股為6.58%,雙禺興宏持股為6.18%,小米長江持股為5.02%,蘇州璞佑持股為4.47%,山東尚頎持股為3%,新蘇融合持股為2.65%;

多重潛在風險,值得關注



明皜傳感雖貴為MEMS傳感器的頭部廠商,但在前一家頭部廠商敏芯股份折戟在前之際,外界對于明皜傳感自身存在的風險性也有一定討論。


首先是對其產品結構單一,盈利能力不強的質疑。


2020年至2022年,明皜傳感在MEMS加速度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3.92%、 96.70%和 98.70%。


明皜傳感雖與芯動聯科、美泰科技、士蘭微等廠商均是從事MEMS慣性傳感器業務,但技術、產品有所差異,毛利率和下游市場也并不相同。


與業內著名的高盈利選手芯動聯科對比,2020年至2022年,芯動聯科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8.25%、85.47%和85.97%,毛利率相對較高;明皜傳感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8.83%、30.64%和34.24%,相對較低。這是由于明皜傳感的慣性傳感器主要為消費級,而芯動聯科產品可歸類為導航級和戰術級。產品價格、核心技術指標差異較大。


其次,是其供應鏈環節存在著過強依賴性。


由于明皜傳感采用fabless模式,除對部分產品進行自主測試外,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主要生產環節均由委外廠商完成,因而供應鏈安全值得格外關注。


明皜傳感的MEMS晶圓代工廠為臺積電和VIS,ASIC晶圓供應商為納芯微,封裝、功能驗證測試供應商為蘇州固锝、日月新等。


相比于敏芯股份、矽睿科技等MEMS國內同行廠商均主要采用本土供應鏈,明皜傳感對MEMS晶圓采購依賴于VIS、臺積電這類產線在境外的供應商,存在一定風險。


ASIC芯片方面,納芯微為其唯一供應商,2020年至2022年,兩家公司的交易金額分別為2,239.33萬元、3,452.22萬元和4,653.65萬元,占各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7.47%、22.71%和29.62%。因而,對ASIC芯片的采購尚存在單一供應商依賴的風險。


另一關聯交易則體現在其與蘇州固锝的采購往來中。2020年至2022年,明皜傳感對蘇州固锝關聯采購的金額分別為2,071.59 萬元、3,073.94 萬元和3,327.22 萬元,占各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25.41%、20.22%和 21.18%。



結語



近年來,在政策的加持和消費電子、汽車和醫療等國內市場需求刺激下,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本土MEMS傳感器廠商。但在新規放緊的當前,擺在這些本土廠商面前的仍是荊棘密布的一條道路,需在強化自身技術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以及長遠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