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老二”超車!激光雷達的啞火魔咒,能否由速騰聚創打破?

作者:扁舟
來源:芯傳感
日期:2024-06-17 16:39:35
摘要:6月11日,據深交所公告,速騰聚創正式被納入深港通下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這也意味著這家國產激光雷達“第二股”將可被內地投資者直接交易,大大增加了該公司的投資者基礎,助力其加速拓展海內外市場。
關鍵詞:激光雷達


6月11日,據深交所公告,速騰聚創正式被納入深港通下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這也意味著這家國產激光雷達“第二股”將可被內地投資者直接交易,大大增加了該公司的投資者基礎,助力其加速拓展海內外市場。


基于此,截至6月11日收盤,速騰聚創當日成交額創上市以來新高,達到1.02億港元。截止發稿日,速騰聚創市值來到342.71億港幣高位。

 

遙想敲鐘之際,速騰聚創以193.2億港幣市值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達上市公司。早一步赴美上市的的禾賽也曾創下26.21億美元的市值神話。


然而就在今年2月,隨著國際貿易環境收緊、賽道降溫回歸冷靜,這兩家頭部激光雷達廠商都曾遭遇資本市場雙殺,禾賽美股市值繼“腰斬”后再遭“腳踝斬”,速騰聚創的市值也曾下探至40.7億港元低位。 


跌宕起伏的激光雷達股市讓眾人不免發出質疑,激光雷達的火還能再燒多久?雙雄爭鋒,誰主沉浮?以及,還會有新的玩家出現嗎?


超高速增長,速騰后發超車



實際上,在財報表現中,速騰聚創和禾賽都交出了不錯的答卷,在營收、出貨量方面實現了大規模增長。但增長之下,卻是暗流涌動。



圖片


速騰聚創業績摘要


3月,年報釋出,速騰聚創營收11.2億元,同比增長111%,并以2023年銷售25.95萬臺激光雷達問鼎國內銷冠,其中車載激光雷達銷量達24.3萬臺,同比實現跨越式增長558.5%。同期,禾賽實現全年營收 18.8 億元,同比增長 56.1%,全年激光雷達交付量為 22.21萬臺,同比增長 176.1%。


5月,一季度報出爐,速騰聚創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611億元,同比增長149.1%。而禾賽一季度營收 3.591 億元,兩家廠商雖營收相當,但對比2023年同期,禾賽同比下降了16.5%。


財報發布后,速騰聚創股價持續大漲,一度沖高至74.8港元,盤中漲幅超過23%,市值超過了300億港幣, 超過其他7家激光雷達上市企業市值的總和。

 

另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智能駕駛配置數據庫顯示,2024年1月至4月,速騰聚創激光雷達裝機量達15.2萬臺,以46.5%的市場份額遙居榜首。


可以說,后發上市的速騰聚創基本已實現了彎道超車。


據速騰聚創一季度報顯示,速騰聚創的主營業務板塊具體包含產品銷售、解決方案、服務等。作為營收的激光雷達產品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約3.45億元收入,占比達到95.6%。


在產品銷量方面,速騰聚創的出貨規模正在大幅攀升。


2024年一季度,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產品總銷量約12.04萬臺,同比增長457.4%,應用于ADAS領域的激光雷達產品銷量約11.62萬臺,同比增長542%。


除了銷量,毛利率是另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第一季度,速騰聚創的綜合毛利率為12.3%,上年同期為8.4%。其中核心產品ADAS 激光雷達的毛利穩步提升,從 2023 年一季度 58.5% 毛損率大幅提高到2024 年一季度的毛利率 10.6%。


在業績會上,速騰表示還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自研的SoC芯片來取代FPGA,產品價格上會有相應下降。同時隨著產品起量,該公司原材料議價能力提高,原材料降本明顯。


另一個重點關注,是何時止虧?


2023年速騰聚創虧損同比擴大,凈虧損43.3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0.86億元。而上市之后,公允價值變動僅在賬面上增加,虧損并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所以,從更符合企業經營的指標來看,2023年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約為4.34億元,同比收窄22.8%。


而在第一季報,凈虧損為8410萬元,相比2023年同期凈虧損為9500萬元,同比收窄11.5%。


與此同時,該季度速騰聚創的研發費用約1.5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約0.8億元增長97.4%。


總體而言,上市后的速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顯然更為從容。對于收支平衡,CEO邱純潮將目標放在了2025年。


汽車業務之外,還有更大想象空間



眾所周知,激光雷達的關鍵賽點在于汽車市場,國產激光雷達的走熱離不開高階智駕競賽和國內蓬勃的新能源汽車生態。而激光雷達在資本市場中遇冷的關鍵也在于激光雷達上車的滲透率還遠不及預期。


在這個有著多種成熟方案的大市場中,2023 年,激光雷達的市場滲透率僅為3%。相比于廣泛應用中的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激光雷達尚處于于“加高配置”的尷尬地位,激光雷達廠商的策略定調尚在吃透30 萬以上價格區間的車型,努力進入20萬價格區間的車型標配中,激光雷達廠商與車企在量與價上的博弈還在持續進行。


在格局既定的成熟市場中想快步技術躍遷行之不易,但在天然適配的新市場中開拓增長則輕松得多。故而,AI+機器人領域正在成為速騰聚創瞄準的下一個關鍵賽點。

 


圖片


圖源:速騰聚創


正如其名,RoboSense,即機器人+感知,作為一家激光雷達和感知方案提供商,硬件領先只是速騰聚創的第一步。隨著具身智能的興起,要求更高級、更復雜的傳感器來支持機器人的感知和決策能力,為速騰聚創這一軟硬協同的激光雷達廠商帶來獨特的競爭魅力。


當前,速騰聚創以Helios和Blackpearl兩個產品對應機器人客戶的需求,主要選定了清潔、無人叉車、割草機器人這幾類機器人,以及港口和礦場兩類場景,現已為機器人及其他非汽車行業的大約2400名客戶提供服務。2023年,來自用于機器人及其他行業的激光雷達產品的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1.86億元,毛利率達到60%。


與此同時,2023年速騰聚創的研發總投入約為人民幣5.1億元,其中約30%用于AI的研發投入,包括算法、算力和數據儲存,其中約22%用于芯片的研發投入。


基于在汽車感知上的經驗積累,實現數據、算法和算力集群的AI的全流程打通,速騰聚創可實現從汽車領域到高階機器人領域的遷移。長遠來看,激光雷達將基于生成式AI,具身智能的發展,釋放出更大的想象空間。

結語



融資、量產、城市NOA和端到端,組成了激光雷達行業近年來的變革關鍵詞。在賽道降溫,融資回歸冷靜的當前,共有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華為和探維科技5家國內公司率先實現了激光雷達的車規量產交付。來到競爭加劇的洗牌期,性價比和搭載率替代了定點和量產,成為激光雷達廠商吹響號角的方向。


在這場高投入的競賽之中,已然上市的兩家企業顯然更具有著從容應對盈利質疑的能力,也更有資本進入到關于性價比的廝殺之中。留給其他尚留牌桌的激光雷達廠商的時間,不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