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成功案例  >  食品  >  正文

千喜鶴加快增長 產業鏈初顯端倪

作者:中信建投
日期:2008-01-25 10:27:19
摘要:2007年4月7日,調研新希望持股30%的北京千喜鶴食品有限公司。參觀千喜鶴屠宰加工過程,瀏覽千喜鶴主要冷鮮肉產品和高低溫肉制品。并與千喜鶴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座談。
關鍵詞:食品安全產業鏈
  2007年4月7日,調研新希望持股30%的北京千喜鶴食品有限公司。參觀千喜鶴屠宰加工過程,瀏覽千喜鶴主要冷鮮肉產品和高低溫肉制品。并與千喜鶴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座談。 

  千喜鶴加快增長,新希望產業鏈初顯端倪 

  一、迅速成長的千喜鶴公司-奧運會冷鮮肉與肉制品獨家供應商 

  千喜鶴是一家食品與餐飲綜合性民營企業。是為解放軍院校、機關以及政府機關提供餐飲服務的公司。2002年在北京平谷興建大型屠宰與肉制品加工廠。以生豬屠宰、分割以及深加工業務為主。目前平谷千喜鶴屠宰能力達到180萬頭/年。 

  50%生豬來自定點養殖基地,另50%來自經紀人收購。由于引進德國BANSS以及韓國等世界先進設備,加上民營企業嚴格管理制度,公司產品質量優秀。甚至成為中南海肉品供應企業。在奧運會肉類產品供應商競標中一舉中標,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冷鮮肉以及肉制品獨家供應商”。由名不經傳一躍被市場所認識。 

  由于資金緊張,外加銷售渠道方面經驗不足,2006年千喜鶴經過多方談判,最終與新希望達成股權轉讓協議。新希望出資1.22億元,收購千喜鶴30%股權。 

  新希望介入千喜鶴,迅速進入實質性管理階段。派出財務總監。并積極幫助千喜鶴市場推廣。剛剛結束的重慶糖酒會上,千喜鶴高調出世。宣傳力度極大。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公司高低溫以及新產品立烹肉的訂單大幅度增加。并借助新希望集團美好火腿腸成熟市場推廣經驗以及廣泛的市場網絡。今年一季度肉制品銷量出現翻倍增長。 

  二、新項目將建,產能即將擴張到600萬頭/年屠宰量 

  千喜鶴屠宰業務有北京、河北南宮以及沈陽三個工廠;計劃還將投入三個項目:江蘇泰州、安徽合肥和沈陽深加工項目。我們預計新項目將在下半年開工,明年建成,2009年將有顯著效益。屆時公司生豬屠宰量將達到600萬頭/年。深加工產品達到18萬噸。在現有基礎上有大幅度增長。 

  三、收購千喜鶴,新希望“大農業”平臺將初步搭建,預示巨大發展空間 

  新希望自2005年收購山東六合集團后,飼料總產量達到6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飼料企業之一。但飼料產業鏈條短,受原料價格、肉類終端市場波動影響大。 

  同時新希望集團還有美好火腿腸,占西南市場60%市場份額。但沒有養殖與屠宰業務。飼料、肉制品業務分散在新希望股份公司和集團中。 

  收購千喜鶴后,新希望集團將打通“飼料-養殖-屠宰與深加工”的產業鏈條。實現一體化經營,這將使新希望飼料銷售穩定增長、也可以使屠宰加工業務具有穩定和高質量的生豬來源。產業轉換成本大大降低。公司盈利模式將發生重大改變。 

  未來新希望打造一體化農業產業鏈將以新希望股份公司為平臺。股份公司的收入將由目前的飼料、乳業,轉變為飼料、乳業和屠宰加工;利潤結構中制造業(飼料、乳業)的比重將逐步提高。 

  四、食品安全將推動農副產品加工行業發生變革。孕育巨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認為:食品安全是未來中國食品工業焦點問題,特別是農副產品目前安全問題突出,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緊密度又最大;同時也是我國農產品(18.94,0.36,1.94%)出口的主要品種。因此提高農副產品(包括糧食、油脂、特別是肉類產品和水產品)的質量,不僅涉及到政府信譽、百姓安危,更關乎未來中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地位。 

  而目前中國農副產品的安全問題主要在生產環節,即農業種養殖環節隱患最大。這一環節屬于農業范疇,發展速度和水平低于后加工、也低于上游的飼料供應環節。極端分散且沒有生產標準。 

  要提高種養殖業水平,單依靠農民本身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要由先進的關聯環節來帶動,要么由飼料企業來整合,要么由下游屠宰行業來連接。而新希望的模式就是利用自己在飼料和下游屠宰資產的優勢,將中游的養殖環節連接起來。 

  具體做法是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標準化養殖小區,承包給農民,再給農民供應種豬和飼料以及規范的養殖程序。養好后再收購。給農民固定的利潤。這樣農民成為新希望產業鏈上一個生產車間;產品質量得到控制。因此一體化經營將實現農副產品的可追溯。 

  農副產品的可追溯是解決食品安全的制度性保證。更是發展趨勢。歐洲最新的食品法則在針對進口食品方面出現四大重要變化:一是新法規適用范圍擴大到所有食品;二是不再把食品安全和貿易混為一談,只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三是要求實行食品供應鏈(即從農場到餐桌)的綜合管理,對食品生產者提出了更多要求;四是具有責任可追溯性,問題食品將被召回。也就是說歐盟大幅度提高技術壁壘。在技術壁壘方面,又是‘輕檢測,重制度”。歐盟和美國等發達國家,農副產品方面都做到了“可追溯”。一體化經營特征也很明顯。以美國為例,..包括Cargill公司、Conagra公司、Tyson公司、Sminthfield公司在內的前四家公司控制著美國肉類加工與生產50%以上的半壁江山,同時也占據飼料34%的份額。嘉吉公司(Cargill)是美國第一大農牧業企業集團(包括動物營養品、養殖、肉類加工、以及終端銷售),其飼料年產量達到1400萬噸,占美國飼料總產量7%。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絕不是靠“3.15”能夠解決的,也不是靠媒體憤怒的吶喊所能減少的。必須要靠制度。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問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建立“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運用RFID(非接觸式微型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的智能讀寫、加密通信等功能,結合對運輸車輛的GPS定位系統和溫度、濕度自動記錄裝置,實現從生產基地經加工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到奧運村的全過程控制。 

  這實際上已經給了我們一個信號。“可追溯制度”開始啟動。這是政府層面上系統。未來在企業層面上也將逐步走向“可追溯”。實現產業的一體化經營。 

  一體化經營不僅符合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從效益角度看,也存在著巨大利益空間。飼料-養殖-加工產業轉換間,經銷商賺取10%-20%的利潤。一體化后,經銷商成本被削減。 

  從發達國家實踐經驗看,畜牧業也可以造就超級企業集團。..嘉吉公司還是油脂加工(同時生產蛋白飼料)企業。年產值約700億美元。如果嘉吉公司上市的話,應該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在20位左右。 

  目前中國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中度還很低,飼料行業年產值2700億元。最大企業市場占有率也不到1%。因此當產品的可追溯制度逐步建立后,一體化將造就大型企業集團。 

  在這場變革中,目前已經占據領先地位,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公司將脫穎而出。新希望是飼料和屠宰與加工方面都已經樹立了自己強勢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