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身份識別及管理方案
漁船身份識別及管理系統實施背景和意義 
根據目前漁業安全生產總體情況,依托現代無線射頻識別、數據庫應用等技術,將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應用到漁業安全生產領域中,建設漁業船舶身份識別及漁船管理系統,對漁船實施“實時、有效”的監管,實現漁船證書電子化,現場檢查取證電腦化。建成后的系統將使執法人員只需手持式漁船身份識別終端器,通過讀取安裝在漁船上的漁船識別模塊(電子標簽),就能在識別POS 機、與識別終端相連的手提電腦上反映出漁船信息、漁船船員的基本信息,并且在救助事件發生時,通過查詢電腦上相關漁船資料,就能反映出漁船配備安全設備、船況、船員基本的情況。 
項目概述 
漁船是捕撈生產的載體。漁船的多少,功率的大小,反映著捕撈能力的強弱,影響著漁業資源的增衰。多年來,我國海洋漁船居高不下,屢控屢增。漁船過多,捕撈能力過強,已制約了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也成為各級漁業管理者的一塊“心病”。 
近年來,有不少無船名船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漁船。這些“三無”漁船,有的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海上走私、非法捕撈等違法犯罪活動,有的違章搭客,嚴重影響了海上治安、交通運輸、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一些國有漁業企業將報廢的或無修理價值的漁輪賣給漁民,再用于捕撈生產,給海上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為切實加強對漁業船舶的管理,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海上正常秩序,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施開發基于RFID 技術的漁船身份識別及管理系統,對漁船實施“實時、實效”的管理,實現漁船證書電子化,現場檢查取證電腦化等。
實施方案
采用智能化的電子標簽(RFID)系統,在大馬力等漁船上固定一個包含有智能化電子標簽的身份標志牌,并同時為每條被監管漁船配備可攜帶式的包含有智能化電子標簽的身份標志牌,同時配合相應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執法等管理的電子化與信息化。電子標簽在檢查過程中通過非接觸的手持式電子標簽識別終端讀取漁船身份數據,通過與電腦中的數據庫進行查詢,自動顯示該船的所有數據,實現有效的管理和監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