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臺北路公共停車場引用免取卡智能管理系統
9月15日,引進科拓免取卡停車管理系統、場內智能引導停車和視頻反向尋車系統,擁有車位可提前預訂、智能機械停車以及多種付費方式的中央繳費等多種智能停車體驗的臺北路公共停車場正式對外營業。該停車場為武漢市首個地下智能公共停車場。

圖1:武漢臺北路公共停車場內部
受部分施工影響 停車場正式對外開放時間姍姍來遲
臺北路公共停車場,是武漢市第一個利用城市公共綠地地下空間建設的公共停車場,該停車場位于武漢市青少年宮內,臺北路與臺北一路交會處,總投資1.34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5,360平方米,建筑面積14,223平方米。提供停車泊位365個(其中機械停車泊位256個),設有臺北路和臺北一路兩個地面出入口。
據介紹,該停車場5月底竣工后,有很多住在周邊的市民前來咨詢辦卡事宜,不過受臺北一路排水箱涵施工影響,停車場正式營業的時間推遲了3個多月,直至9月中旬才正式對外開放。
五大“智能”特點 彰顯人性化服務特色
停車場摒棄傳統的管理服務模式,在疏導引領、安全保障等服務功能方面全部引進先進的智能管理系統,彰顯出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務特色。與普通停車場相比,臺北路公共停車場擁有五大“智能”特點:
1、車輛進出停車場免取卡。該停車場引進了廈門科拓的免取卡停車管理系統,利用ETC和車牌識別對車輛進行雙重識別從而計費,大大節省車輛進出場時間;
2、場內智能引導。停車場通過車位攝像頭對每個車位進行監測,從而統計發布整個停車場區域的泊位資源,車輛進場之后,會進行區域引導,方便車主迅速確定停車位置;
3、車位預訂功能。車主可以先通過網絡或者電話進行車位預訂,車主入場后,可根據相關系統的智能引導,停入預訂的車位;
4、視頻反向尋車系統。場內設置了科拓停車場找車機系統,依靠車位攝像頭對停放車輛進行車牌或車型識別,車主準備離場時,只需在自助尋車終端上輸入車牌就可獲知車輛所在位置;
5、多種付費方式的中央繳費系統。停車場為場內結算,設置有中央收費區,綁定關聯賬戶的車主可現金繳費,還能通過城市一卡通、手機支付、銀行卡以及后臺自動扣費等多種方式完成繳費。
臺北路公共停車場引進科拓免取卡停車智能管理系統,以自動化管理代替傳統人工控制,為車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停車體驗。該系統不僅大大節省了停車進出場的時間,避免了停車難、找車難問題的出現,還提高了停車場泊位的周轉率,提升了停車場的管理水平,使其為武漢市首個地下智能公共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