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榮獲2009“CPCC十大中國著作權人”
(山東/聯合電訊社)--今日,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主辦的2009CPCC中國版權服務年會在北京落下帷幕,會上揭曉了“2009 CPCC十大中國著作權人”年度評選結果,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為獲此殊榮的海信集團有限公司等十家單位或個人頒發了證書和獎牌。
據悉,“CPCC十大中國著作權人年度評選”活動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CPCC)于2008年首次推出的一項面向全社會的公益性活動,也是我國版權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活動。該評選活動面向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了作品版權登記并取得著作權登記證書的所有著作權人,由業界權威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嚴格按照組委會制訂的評選章程,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以參評著作權人的版權保護意識、作品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為評選依據,經過討論與公正投票,最終得出評選結果。
憑借多年來在知識產權等工作上的卓越成就,海信成為2009年度十大著作權人中唯一的一家家電企業。
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海信充分認識到軟件和其他作品的版權在實現“技術立企”、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中的重要作用。企業要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僅有研發是不夠的,必須將研發成果有效地轉化為企業的知識產權,并加以有效保護和利用,才能將技術的優勢轉化為競爭的優勢。為此,在企業經營中,海信分別從專利、著作權、商標、技術秘密等多方面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具體措施,從而有效地保護了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計算機軟件的設計開發在海信涉足的多媒體、家電、通信、IT等主要技術領域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海信特別注重對軟件成果的保護,一方面不斷加大對軟件開發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一方面不斷加強對軟件成果的版權保護,取得了知識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雙豐收。近年來,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報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就達一千余項。這些成果在完善產品功能、提高產品檔次、保障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
評委會有關專家介紹,海信是中國企業中,堅持“技術立企”,利用版權制度對創新成果進行有效地保護、轉化、管理、應用,進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成功典范,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家電行業,海信的成功做法,值得廣泛借鑒。
同時,專家也透漏,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實踐中,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加強知識創新,強化版權保護意識,實施版權管理戰略,建立一整套的版權保護和激勵機制,才有可能實現當前市場占有率和長遠核心競爭力和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