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并高速主線收費站 推進8市公交“一卡通”
近百專家、市州代表建言成都經濟區建設發展:
成都經濟區八市社科聯主辦的“首屆成都經濟區建設和發展論壇”昨在成都召開。近百名專家及市、州代表,圍繞“成都經濟區發展模式探討”、“成都經濟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等內容,共同探討和謀劃成都經濟區區域合作的前景及辦法。
診斷“1+7”模式初現區域合作缺溝通機制
今年1月30日,成都、德陽、綿陽、遂寧、樂山、雅安、眉山、資陽8市簽署了《成都經濟區區域合作框架協議》,至此“1+7”模式的成都經濟區初步形成。
“成都經濟區是一個以超大城市成都為核心,通過經濟輻射和吸引,帶動周圍城市和鄉村聯動發展的單核經濟區,而且是首位度極高的經濟區。”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長、副研究員陳家澤表示,但是在成都經濟區內各區域之間遠沒有形成緊密聯系、互動互惠的經濟共同體,各自為政的經濟發展導致實力分散和區域沖突。
陳家澤認為,成都市經濟區還存在城市化水平不高、市場主體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更多是在各區域政府層面上的合作,缺乏信息溝通機制。
角色成都應貢獻“點子”當一體化發展主心骨
“成都應在區域大事中成為敢于擔當的大哥,在區域共事中爭當‘孔融’,多承擔共同風險。”成都市政府研究室副巡視員鄧立新提出,成都應做好區域經濟中的“點子公司”,成為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主心骨。在承擔超大城市的義務方面,
既“出力”也“出血”,成為公共事務的牽頭者和模范執行者。在必要時,甚至可以成為“犧牲者”,成為兄弟城市的產業發展的智力、后勤和配套支持,在區域合作分紅和成本分攤上主動讓利,發揮區域經濟中的中心城市作用。
鄧立新還強調,在成都經濟區形成中,大家正在建市場,但情場、義場、理場的建設還不夠。他認為,只要在這三個方面多下功夫,成都的吸引力、影響力和號召力將會倍增,成都對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也將會倍增。
建議推進高速無刷卡收費實現8市交通“一卡通”
“現在,成都經濟圈存在交通基礎設施規模不足、水平不高等問題,主要體現在鐵路、公路線路偏少、等級低偏、網絡化程度低。”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戴賓提出,在推進運輸服務一體化方面,應該撤并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大力推進ETC(無刷卡收費)系統,盡快使其成為高速公路主流收費方式。
他還建議,成都經濟圈推進跨市域短途“公路客運”向“公交化”模式轉化。同時,整合現有各城市交通智能卡系統資源,研究制定相關技術標準,推進8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實行經濟圈8市統一結算。然后,逐步在公交、地鐵、道路和城際軌道等交通領域實現“一卡通”,并擴展到停車場等服務領域。
據悉,本論壇將采用“聯合主辦、輪流承辦”的方式,以后每年舉辦一次,立足于促進和深化成都經濟區各市間的交流、協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