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集團--曠野的呼聲
    2010年4月22日電/明通新聞專線/--近幾年,大自然像患了重癥而情緒不穩的病人,不斷對全世界的護理工們大發脾氣。頻發的地震、持續的大旱,還有人為的災難穿插其中,一起挑戰著地球的極限。天災是無法避免的,在大自然無法預測的破壞力面前,人類只能準備與接受。所有的災后救援工作都是亡羊補牢,防患于未然才是更該受關注的重點。而人類更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提升環保意識,共同守護這個地球。
    
    個人的行為是影響不到世界的秩序的,但只要出發點是一致的,正面的力量會逐漸的積少成多,所做的事情就是有意義的。我太太是個環保主義者,她做她力所能及的事,雖然改變不了大環境,但是有這樣的意愿就有價值。人該怎樣活是由自己決定的,只要你執著于所做的事,那么未來會給你想要的結果。
    
    對于最近流行的“科技在進步,文明在倒退”的言論,我覺得兩者是成正比的,只不過人類社會過熱過快的成長會使其忽略很多東西,譬如誠信、家庭、友誼等,為了財富或眼前利益而破壞環境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工業化的發展與環境保護是有矛盾的,但也必然是共存的,當我們的教育達到一定的高度,國民的文明意識就會逐漸成熟。中國正處于這個過程之中,所以環保的執行力度會弱一些。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我會盡力支持辦公室內的環保,同時也會和企業的運作達成一個平衡。企業是由人組成的,也要承擔它的社會責任,譬如節約能源、多做慈善、關心教育等。企業的理念與價值,也體現在它對這個國家的貢獻上。每一家企業都出一份力,合起來就是很大的力量了。
    
    愿景舉辦了很多愛心公益活動,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這些訊息傳達出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引起社會上更廣泛的關注。今天你種了一棵樹,明天也許就有人砍十棵,所以我們辦很多活動,不僅是想要大家去環保,而是借這個時機,告訴大家應該活于更高的層面,看到未來長遠的發展。同時,支持學員去做包括環保在內的正面的事,也是為他們個人加分的。內心不環保,行為也不會環保;內心不誠信,行為也不會誠信。給他們這種形式的體驗,是讓他們自己去發掘并熱愛自己的愿景,這也是我們企業的愿景。
    
    今年是世界地球日誕生的第四十個年頭,在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未來會更好,所有的人都可以活在一片晴朗之下蔚藍之中。 
 
    人物檔案:
    林國榮(Chris Lam),愿景集團(Invision Group)總裁及首席執政官,探索四十及IN誠信領袖講師,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教授級研究員。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全國高級注冊企業文化講師,《CTCCIC》中國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企業文化管理師師資。
    愿景檔案:
    愿景集團(Invision Group)是一間資源提供機構。自2003年成立以來,先后在廣州、昆明、臺北、香港設立學習研修中心,并推出了以包括探索四十、蛻變七十、IN誠信領袖在內的中國北京大學企業高級管理人、溯源為主的個人文化軟實力和以成功企業學習研修為代表的企業文化軟實力的一系列課程,內容涵蓋個人技能提升、家庭關系和企業發展等多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