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徐玉鎖:遠望谷立足鐵路靠的是產品

作者:范曉曼 張學光
來源:華夏時報
日期:2011-08-15 09:18:16
摘要:7月25日,“7·23溫甬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高鐵概念集體暴跌。當天,以“鐵路射頻識別技術寡頭”為概念的深圳遠望谷(002161)股價跳空低開后一路下跌,當日跌幅達到5.93%。
關鍵詞:徐玉鎖遠望谷
      7月25日,“7·23溫甬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高鐵概念集體暴跌。當天,以“鐵路射頻識別技術寡頭”為概念的深圳遠望谷(002161)股價跳空低開后一路下跌,當日跌幅達到5.93%。

      巧合的是,就在前一個交易日,遠望谷剛剛發布公告稱,作為大股東的公司董事長徐玉鎖再次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減持了公司696萬股股票。加上前兩次減持的1100萬股,目前已經累計減持了公司近1800萬股,套現金額超過4.2億元。

      市場很快將“公司受累高鐵概念”以及“大股東減持”這兩件事聯系起來,認定大股東一定是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而減持。

      面對市場的一片質疑聲,徐玉鎖覺得有些冤枉,“減持絕對不是因為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而且,遠望谷的射頻識別系統目前只是應用于鐵路貨車的車號識別及現車運行統計管理,基本不涉及客車,更別說高鐵了,所以根本談不上什么高鐵概念。”



深圳遠望谷董事長徐玉鎖 

      高鐵的市場太小了

      事實上,在采訪徐玉鎖之前,記者對于射頻識別系統(簡稱RFID)的印象僅僅局限于日常所使用的門禁卡或者公交卡,因此,當面對這位已經研究了RFID近20年的行業專家時,記者最好奇的問題是,火車難道也需要“刷卡”嗎?

      而這個問題,也正是20年前徐玉鎖為什么進入到這個行業的原因。

      國內鐵路上每天南來北往行駛著幾十萬輛貨車,所有權歸屬鐵道部。起初,這些貨車每天奔跑于全國各個鐵路局的路段上,每個貨運編組站都會有一個工種叫車號員,不管白天黑夜、風霜雨雪,均采用傳統的口念筆記的方式抄錄貨車編號,然后通過計算機人工錄入上報列車編組信息,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差錯率高。鐵道部每天18點會根據這些人工錄入的數據統計各鐵路局貨車占用數量并據此核收貨車使用費。由于人工效率低及實時性問題,每天統計貨車數量會少1萬至2萬輛,單此一項鐵道部每年漏收約3億元貨車使用費。加上數萬名抄號員的開銷,鐵道部每年在這上面少收入的和多支出的就達數億元。為此,鐵道部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探索,用什么方法能夠對于車號進行自動識別,其間也試用過攝像技術等方法,都不太實用。

      直到1993年,當時還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部一名工程師的徐玉鎖,發現利用射頻識別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也就是在每一節貨車車廂上都裝上一個電子標簽,只要這節車廂通過地面識別設備安裝點,就會自動“刷卡”,被記錄下來。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徐玉鎖帶領著幾個技術人員開始技術攻關。

     “那個時候也沒什么錢,用的設備不是租來的就是買人家二手的,最初的時候拿出來的產品盡管不是很成熟,但這是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經過整整7年的時間,徐玉鎖終于拿出了自己的一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產品,“正是由于有了我們的這個產品,把美國人的產品價格從150美元壓到17美元,可以說給鐵道部省了一大筆錢。”

     “我們是靠產品在鐵路系統站住腳的。”憑借這項技術,1999年,當時已經是副團級的徐玉鎖選擇了從軍隊轉業,南下深圳創立遠望谷公司,正式進軍物聯網產業。

     “為什么這么多年來RFID技術只應用于貨車,而沒有應用于客車呢?”記者問道。
 
     “其實我們在客車上應用的技術是完備的,完全可以使用,關鍵是客車的數量太少了,現在全國的鐵路系統上火車有70多萬輛,而客車只有5萬輛左右,具體到動車組和高鐵那就更少了,大概也就只有幾千組吧。”面對記者的采訪,徐玉鎖也一再澄清,此前市場上認為公司是高鐵概念,其實是有誤解的,這個市場對于公司的貢獻太小了。

      目標做到千億市值

      按照徐玉鎖所說,目前全國70多萬輛貨車,大約有一半在使用遠望谷的產品。可是記者在遠望谷公司采訪時注意到,公司負責鐵路業務的市場部門員工總數還不到10人。

      按照徐玉鎖的解釋,公司已經在鐵路系統根植多年,對于產品在鐵路系統上的需求和應用了如指掌,因此,在鐵路業務上基本能夠緊隨鐵路市場增量的自然增長,已經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進行市場開拓了。

     “公司現在更大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他產業的應用上了,包括煙草、農業、圖書、酒類等市場的開拓,這些市場我們已經培育了3到5年。”包括徐玉鎖在內,現在已經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新興市場的開拓上了。

      去年年底,徐玉鎖親自到五糧液公司洽談,入股了五糧液公司生產RFID電子防偽標簽的公司成都普什信息自動化有限公司(簡稱成都普什),今年7月13日,遠望谷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又增持了成都普什20%的股權。
 
     “目前,五糧液已經有近3000多萬瓶酒使用了RFID防偽技術,茅臺今年也要開始合作了,這個市場如果做好了的話,只要幾個大品牌的合作就能給公司帶來十幾億元的收入。”在徐玉鎖看來,公司現在還是要圍繞核心業務展開。

    “沒有辦法,作為上市公司必須要考慮能否盈利,每當聽到那些基金經理在我耳邊說‘你的增長率就是你的市盈率’的時候,我的壓力就特別大。”接受記者采訪時,徐玉鎖坦承,技術出身的他已經好多年不碰技術工作了,現在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沿市場開發上。

     按照徐玉鎖給公司提出的計劃,從2007年上市后,公司要用10年的時間爭取做到市值上千億。“董秘呂宏也說,這個目標定得太大了。”徐玉鎖笑著看看坐在身邊的呂宏,“其實這只是一個目標,不是說2016年就非要達到,而是要讓大家敢想,然后剩下的就是努力地去實現目標,現在公司上市已經整整4年了,大家也看到越來越有希望了。”

     Q:從去年9月份開始,你已經累計減持了公司近1800萬股股票,對此市場的關注度也非常高,認為你是不看好公司未來成長的,對于這種觀點你怎么看?

     A:減持并不是說不看好公司,恰恰相反,我對公司未來很有信心。雖然我現在減持了一部分股權,但是到目前為止我的持股比仍舊超過32%,還是處于控股地位的,而且所有的減持行為都是合法合規的。

     Q:其實外界很好奇你套現了超過4.2億元的資金都做什么了?

     A:我們都是做技術出身的,其實對財富這個東西沒什么概念,公司上市后確實我們大股東的身價很高,但是那只是數字,我個人在吃住上也沒什么變化。將來這些錢也絕大部分是用于公司的產業發展,還有就是和公司產業鏈相關的一些產業的投入,至于所套現資金的用途,主要是投向和物聯網產業鏈相關的一些投資項目,這些投入會給公司和產業鏈的未來發展帶來很多的機會。

     Q:你是做技術出身的,現在讓你去管理一家上市公司,這種轉變難度大嗎?

     A:做企業哪有不難的。因為不懂管理,就得去學,2003年的時候我專門去清華讀了一個EMBA,邊學邊實踐,我也知道,憑借自己一個人的能力,即使是讀了一個EMBA,如果想把公司做大,也是力不從心的,所以我希望不是我一個人去管理一個企業,而是要培養一個企業家團隊,要在企業里培養一批企業家。

     Q:到今年8月份,公司上市已經整整4年的時間了,你感覺做一家普通公司和做一家上市公司有什么不同嗎?

     A:上市對于民企來說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在品牌和融資上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隨著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大,企業的風險也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企業的一個決策失誤,可能就會導致企業出現重大損失,但是成為公眾公司之后,社會公眾會監督公司,也會幫助企業盡量規范。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