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主城區明年隨處可WIFI上網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吳睿)昨日,武漢市舉行智慧城市建設示范項目授牌暨新聞發布會。第一批智慧城市建設13個示范項目公布授牌。記者從會上獲悉,明年將投入130億元,實現主城區無線網絡全覆蓋。
武漢市信息產業辦介紹,將在醫療、農業、食品安全和政務等領域開展試點,總投入11億元,推動13個示范項目建設。這些項目都基于互聯、感知、智能的泛在化發展趨勢,較好地應用了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理念。
服務
智慧通訊
主城區隨處可WiFi上網
武漢市智慧通訊的示范項目是“無線光谷”。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對光谷軟件園、光谷生物城、光谷金融港、光谷步行街、光谷創業街、留學生創業園、光谷創意產業基地、國際企業中心、華美達光谷大酒店等9個重點區域的WiFi無線覆蓋,實現了一期覆蓋目標。開始提供應用和服務,下一步將全面深化并推進“無線城市”建設。
武漢市信息產業辦主任黃長清透露,實際上,目前武漢已有1萬多個WiFi點,但很多都沒有人用。目前,3大運營商正在測試全市哪些地方已覆蓋以及信號強弱等。明年,該市將投入130億元建設“無線城市”,明年底可實現主城區無線網絡全覆蓋。屆時,市民用3G加WiFi,就可在機場、車站等熱點區域WiFi上網。
智慧醫療
移動終端杜絕人為失誤
病人躺在病房里就能在電視上點餐、查費用、打電話,出現異常情況還能反饋到醫院后臺,這種智能化醫療已在武漢市中心醫院試點。
作為武漢市智慧醫療的示范項目,武漢市中心醫院引入物聯網、三網融合、移動寬帶互聯網等新理念和新技術,整合、延伸并擴展醫院現有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基于三網融合的病房內多媒體信息自助服務、移動查房、醫療物聯網示范應用、院內一卡通等。
該醫院負責人介紹,以前,一旦住院病人離院出走,往往要動用大量警力尋找。現在,每個病人都帶有電子條碼腕帶,能全程監管診療服務,病人的活動都可以反饋到后臺。醫護人員持醫療移動終端,還能核對病人身份、確認醫囑、核對用藥及各種治療,有效杜絕人為失誤。
智慧生活
輸入號碼就知肉品來龍去脈
智慧生活的示范項目,是武漢市肉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統。該系統采用物聯網技術,以RFID、IC卡為信息載體,以物聯網為支撐,跟蹤豬肉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各環節,形成從生豬屠宰、肉品批發到零售終端的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監管信息網絡。
今年上半年,武漢已在一些大賣場、超市和集貿市場設立信息追溯系統查詢終端。市民購買肉品,將小票上追溯號碼輸入查詢機或上網查詢,就能立即找到這塊肉的出生地、屠宰廠、銷售商等信息。如發現肉品質量問題,可在最短時間內查出問題真相并處理,避免“問題肉”擴散。
智慧商貿
藥品流通全程跟蹤管理
武漢市智慧商貿示范項目——九州通醫藥電子商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醫藥商貿流通模式,綜合采用RFID無線射頻、GPS/GIS、冷鏈物流等先進技術,對藥品采購、儲存、銷售、配送進行全程智能化實施跟蹤管理。
同時,采用云計算理念,為遍布全國的醫藥批發企業、零售連鎖藥店、醫院、政府采購團隊以及醫藥生產廠家搭建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協同的電子商務平臺。
智慧農業
水產養殖實現信息智能化
漢南區畜牧獸醫水產局智慧漁業試點項目,將物聯網傳感技術引入水產養殖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過程,實現了信息和數據的智能化感知和傳輸。
同時,將物聯網與互聯網充分整合,采用云計算方式進行統一的精細動態管理。
智慧交通
ETC將“普及”到停車場
武漢市智慧交通其中一個示范項目,是城市路橋隧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這是用先進的短程通訊技術,建成的信息識別和數據處理系統,具有準確識別車輛的功能,使武漢市車主有了電子身份標識,并與城市道路上的電子標簽識讀裝置相結合。
黃長清介紹,ETC系統不僅實現了城市車輛不停車自動交費,還可聯結交管、環保等部門。目前,武漢僅六橋一隧安裝了傳感器。下一步,這個系統將應用到停車場,傳感器將延伸覆蓋到全市,逐步覆蓋交通擁堵治理、公安稽查、城建規劃、環保執法、稅務征稽、保險理賠、車主服務等領域,成為武漢市車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能分析道路交通需求
智慧交通的另一示范項目,是車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試點項目。采用無源UHF RFID技術,結合傳統的地感線圈、攝像頭、浮動車等手段,在武鋼廠區出入卡口部署車輛偵測基站,建立武鋼涉車業務管理系統。
這個項目將物聯網理念用于交通管理,通過全面感知路網資源信息,可以智能化分析道路交通需求,建設車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智慧公安
主城區全面視頻監控
武漢市智慧公安示范項目是城市視頻監控系統,目前已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市主城區的視頻監控網絡,縱向上聯省公安廳、國家公安部,下聯各區公安分局、派出所;橫向在市、區兩個層面與相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單位連通。
這個項目還建成了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監控中心、前端監控、車牌識別、可視化指揮等10個應用子系統,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視頻監控圖像的整合和共享,實現了實時監控、錄像查詢、地圖關聯、可視化指揮調度、車牌識別、無線圖傳等功能。
智慧城管
能查每個廣告牌的身份證
武漢市智慧城管的示范項目是戶外廣告牌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
通過在城市戶外廣告牌上安裝RFID電子標簽,實現廣告牌信息的快速定位和查詢,建設包括數量、規格尺寸、發布單位、年限等在內的全市廣告牌數據庫,并與武漢市城管局廣告審核、執法等業務整合,能有效規范戶外廣告,提高管理水平。
智慧空間
建全武漢三維數字地圖
武漢地理空間云信息平臺,是智慧空間的示范項目,也是國家、湖北省和武漢市管理地理空間云信息平臺的建設與應用示范項目,是“智慧武漢”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內容。
這個平臺將探索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地理信息共享服務模式,推動規模化、跨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特大城市全市域三維數字地圖,實現省市兩級地理信息服務對接,形成完整的智慧武漢地理空間信息云平臺建設標準和規范。
智慧社區
能翻看之前誰敲了門
武漢市智慧社區示范項目,是永清商務區弱電智能化。該項目建設包括綜合保安系統、可視對講門禁系統、背景音樂及經濟廣播系統、停車場車輛管理系統、智能家居及智能小區管理系統等多項內容。
建成后每戶家庭安裝可視對講系統,擁有電話、保安監視、儲存來訪者影像等功能,保安中心可以遠程開門,報刊及牛奶等投到智能報箱后,將自動發送短信通知業主領取。
智慧政務
政務組織與管理一體化
江夏區GIS平臺數字行政決策輔助系統是武漢市智慧政務的示范項目,將GIS技術引入數字行政中心建設,實現了全區地理矢量數據、衛星影像數據和三維影像數據的集成利用,搭建起了江夏區公共地理框架數據平臺。
這個平臺與電子政務應用相結合,整合數字行政中心各種分布式、異構的政務信息資源,基本實現了政務組織與管理的一體化、智能化。
智慧政府
行政審批全程上網
武漢市行政服務中心信息系統,依托武漢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民之家”,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最新信息技術,優化整合全市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資源。
該系統將整合入駐“市民之家”的57個具有行政審批和服務職能單位的業務系統,統一實現行政服務網上咨詢查詢、表格下載、網上登記預約、網上公示。同時還將逐步完善全市行政審批數據庫,對具備條件的審批業務,開展全程網上審批服務,最終實現集全市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政務信息發布、聽政議政等多種行政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行政服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