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農民工領卡開啟用工新制度
施工工地上的安全如何保障?當農民工發生討薪糾紛時如何維權?這些以往看似復雜的問題,今后或將因一張小小“平安卡”而得以徹底改觀。今天上午,濱湖新區260名農民工認領首批“平安卡”,這也開啟該區乃至全市用工新制度的序幕。
農民工集中領“平安卡”
上午9點鐘,記者來到濱湖新區一建筑工地上,數百位工人正不斷忙碌著。在工地辦公室前一間小平房頗為醒目,這原來是新建的員工安全通道,在平房內,電視屏幕上正放映著施工安全常識視頻。
“每個工人進出都要經過安全通道,進入現場前要進行5分鐘的安全知識培訓,然后刷卡。”合肥市建委濱湖新區工作站副站長楚惠平指著通道值班室的一臺電腦說道,當工人們刷卡進入時,電腦上就會顯示該員工的全部信息,待結算工資時,直接看電腦上面的工作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工地將有實名制管理
據了解,去年4月《合肥市建筑勞務作業分包及勞務用工管理暫行辦法》(下簡稱“暫行辦法”)出臺,依據暫行辦法,作為全市該項工作試點區的濱湖新區率先完成農民工“實名制”工作。
“今天是首批發放,下周將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屆時1萬-2萬農民工將領到‘平安卡,大概一個月后,將在全市進行。”據楚惠平介紹,根據《暫行辦法》規定,勞務分包企業按“實名制”登記管理的要求,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勞務工人進行管理。按時將相關資料報送項目“勞資專管員”進行備案建檔。
“平安卡”保障民工工資
“要說‘平安卡的好處,簡潔點說,一是將平安帶給農民工;二就是保障農民工的切實利益。”楚惠平說,根據規定,今后,建筑企業將優先聘用持有“平安卡”的勞務作業人員,對未持卡人員,必須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考核合格領取“建設平安卡”后方可上崗。
此外,“平安卡”不僅是持有人經過規范培訓的資質證明,更好比建筑行業的“入場券”。同時,建筑企業可以利用“平安卡”記錄考勤、工人培訓等完整信息,提升人員管理水平和能力。農民工也可將其作為拿回“血汗錢”的憑證,一旦發生勞資糾紛,卡中儲存的考勤信息是參與工作的重要依據。
據了解,截至目前,濱湖新區范圍內所有施工總承包企業已經完成在項目部實行農民工進場登記管理制度,記錄農民工姓名、籍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證號碼、學歷、工種、職業技能證書和培訓教育情況、進出場時間等基本信息,并安排專人監督勞務企業登記造冊,按合同約定發放工資,堅決遏制惡意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現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