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談“嘀嘀打車” 吁推動移動支付有序發展
針對近來備受關注的“移動支付”紛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鄭杰3日在北京建議,作為一項新興的支付手段,移動支付業務不僅需要強大成熟的技術支撐來保證交易安全和暢通,還需要加強政府方面的監管,穩步地推進發展。
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上網用戶的快速普及,互聯網金融逐步呈現“掌上化”的趨勢。2013年以來,一系列被冠以“XX寶”的移動支付產品引發熱潮不斷。騰訊的“微信支付”推出后,短短3個月用戶達千萬量級,該公司在“嘀嘀打車”中引入“微信支付”,更成為時下熱點。
與此同時,運營商和銀行方面也逐步發力。據鄭杰介紹,到2013年,中國移動的手機支付月交易額破百億,年交易額破千億,并與中國銀聯合作實現手機錢包刷銀行卡。另據近期易觀國際測算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4季度,手機銀行交易金額達到47851億元,環比增長達到26.84%。
“不少專家和媒體因此判斷,未來十年是移動支付行業的黃金十年。”鄭杰說。
鄭杰表示,在國內的移動支付市場上,主要存在著幾大特點,一是行業跨度大,產業鏈條長,支付服務主體多元化發展;二是業務實現方式和產品方位不斷豐富,移動支付業務實現的方式不斷豐富;三是合作供應的模式開始出現,比如中國移動與浦發銀行推出中國移動浦發銀行聯名卡及演進產品(NFC技術的手機)。
“總體來看,國內的移動支付市場尚處在發展的探索和成長階段。”鄭杰談道。
在鄭杰看來,飛速發展的同時,移動支付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為:信息安全的保障尚不規范;缺乏統一監管;容易形成壟斷態勢;消費者維權較難;發展模式不平衡。
為此,鄭杰建議,首先,要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他指出,要進一步降低移動支付市場準入門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明確監管部門,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和退出機制;要在移動支付業務金融核心能力基礎上進行規范管理,例如:推動建設移動支付服務功能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不同服務主體的互聯互通,實現資源整合和合作共贏;規范銀行通道的開放與接入管理、聯網基礎設施管理;規范移動支付業務服務主體用戶商戶征信機制、資金流向管理。
其次,要加強合作和資源的有效整合。鄭杰建議成立“移動銀聯”,建設移動支付服務功能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對手機號短信驗證等核心驗證機制要進行業務提供方和驗證方區隔,相關驗證服務由業務提供方統一委托通信運營商來實施,不得直接開放給業務提供商/支付公司。
此外,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鄭杰建議,針對移動支付業務中涉及的實名制管理、資金安全、軟件安全、風險防控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核心問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建立國家級的征信中心,將涉及移動支付的互聯網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電信運營商納入管理,明確基本準則和責權體系,加強安全軟件產品和服務的監管。
“例如,對收集銀行卡信息的過程,應進行嚴格規定和檢測,支付公司不得存儲這些信息,只能以加密的方式傳給發卡行;出現賬戶問題,發卡行承擔首要查詢責任,并追責至第三方等支付公司。”鄭杰說。
在鄭杰看來,還應加快近場支付基礎設施的布局。他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強近場支付服務的可用性,擴展完善近場支付基礎設施,使得客戶、企業和政府能夠享受到安全、有效的非現金支付服務,并且享有更多的選擇,更好地拉動信息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