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卡”消費將逐漸取代“刷卡”消費
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牽頭,全市各商業銀行和銀聯參與的為期兩個月的金融IC卡大型營銷活動落下帷幕。此次活動讓更多市民知道芯片卡的好處,在辦卡時主動要求辦理芯片卡。根據央行部署,今年8月底前全國ATM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10月底前POS終端上的金融IC卡降級交易將被關閉。這意味著,屆時市民持有既有芯片也有磁條的“復合卡”將不能使用磁條進行交易,消費者和收銀員長期養成的“刷卡”習慣將向“插卡”轉變。
雙介質金融IC卡取消“刷”磁條消費
什么是“金融IC卡降級交易”?記者查詢了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的解釋,是指既有磁條又有芯片的雙介質金融IC卡,在交易時沒有采用插卡的方式用芯片完成交易,而是通過安全性較低的磁條完成交易。
據業內人士介紹,其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門為避免由于產品成熟度不高,出現金融IC卡與其受理終端的技術兼容問題,導致持卡人不能完成交易的情況,明確在此種情況下,受理卡片時仍可降級使用磁條介質完成交易,這在業內被稱為“金融IC卡降級交易”。
記者從我市多家超市、家電賣場等商戶處了解到,盡管這些商戶都能受理金融IC卡,但由于收銀員長期養成了刷卡的受理習慣,持卡人也很少有要求收銀員讀取芯片完成消費交易的,因此在已經具備芯片受理功能的終端上,收銀員仍然采用刷磁條的方式受理金融IC卡。雙介質金融IC卡“刷”磁條消費,實際等于降級使用。
ATM機取款影響不大“刷卡”變成“插卡”消費
今年8月底前全國ATM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10月底前POS終端上的金融IC卡降級交易將被關閉,屆時市民用卡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
“其實ATM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對于市民來說是沒什么感覺的。因為去銀行ATM機上取款,如果你的卡是既有磁條又有芯片的復合卡,系統會自動通過讀取芯片完成交易,不需要持卡者額外的手動操作。”溫州工行某支行營業網點工作人員表示。
而10月份以后POS終端上的金融IC卡降級交易則可能改變不少消費者和收銀員的“刷卡”習慣。
“金融IC卡降級交易關閉后,市民使用既有芯片又有磁條的銀行卡時,不能再‘刷’銀行卡上的磁條,這樣會提示無法使用,而要選擇‘插’卡的方法,讓銀行卡上的芯片發揮作用。”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主要作用在于,用芯片卡交易的安全性要遠高于磁條卡,變“刷卡”為“插卡”,可以杜絕不法分子使用偽卡、欺詐或盜刷他人銀行卡,從而避免收銀員及商戶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純磁條卡仍可正常使用
部分市民擔心是否8月份以后純磁條卡就不能取款,10月份以后就不能刷卡了。對此,人行人士表示,金融IC卡降級交易關閉以后,純磁條銀行卡依然能夠正常使用。只是由于磁條卡安全性不及芯片卡,今后將會逐步被芯片卡所取代。
記者從我市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各家發行的銀行卡大多數都是磁條加芯片的復合卡。在換卡這一環節,各家收費標準也不一樣,有的免費,有的則要收五元、十元不等的工本費。有的銀行在換卡時,可以根據客戶要求保留市民手中原卡卡號,不過制卡比較麻煩,需要一段時間。而有的則表示,一換新卡,原卡卡號立即作廢,錢會自動轉賬到新卡。
有業內人士支招,由于部分國家銀行卡芯片化步伐較慢,其國內有相當比例的ATM機和商戶POS機還只能識別磁條卡,不能受理芯片卡,因此將來準備去國外旅游或出差的市民,還是應盡量保留一張磁條卡,因為將來我國銀行卡全面芯片化以后,可能很難再辦出磁條卡。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歐洲是銀行卡芯片化進展最快的地區,多年前就已實現全覆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和泰國等旅游熱門地的ATM機和商戶也基本都能受理金融IC卡,但不排除少數并未完成改造升級;一些經濟較為落后國家和地區則進度較慢,還是以刷磁條卡為主。



